ER 低水平乳腺癌患者,术后需要辅助内分泌治疗吗?
病例介绍
性别:女性 年龄:35 岁
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II 级,伴导管原伴癌(占 30%),肿物大小 2*2*1.8 CM,右腋窝淋巴结(1/12)见癌转移。
免疫组化:E-cad(+),P120 膜(+),ER(弱<10%),PR(-),HER-2(1+),Ki-67(+,30%),CK5/6(肿瘤细胞阴性,肌上皮缺失)。
对于这位患者,在完成辅助化疗后,是否需要辅助内分泌治疗呢?
笔者给出的意见是术后不给予辅助内分泌治疗。
分析如下
01
2010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联合制定并发布了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免疫组化检测指南,规定 ≥ 1% 的细胞核染色阳性即为 ER 阳性,而非以往以 ≥ 10% 为阳性的标准。
02
大规模研究表明,ER 水平在肿瘤细胞低水平表达(1%)时即与临床疗效显著相关。
因此将 ≥ 1% 阳性细胞作为 ER阳性界值(<1% 为阴性界值)。
03
2017 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发表,关于重新审定 HER2 阴性原发性乳腺癌 ER 阳性临界值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纳入了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根治性手术的 II 期或 III 期 HER2 阴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分析了 其中 3055 名患者,结果发现低 ER 率与高 pCR 率显著相关(OR = 0.99,95% CI = 0.986-0.994,P <0.001)。ER 表达低于 pCR 的推荐临界值为 9.5%。
在 ER ≥ 10% 的肿瘤患者中,辅助内分泌治疗与长期复发(HR = 0.24,95% CI = 0.16-0.36,P <0.001)和总生存率(HR =
0.32,95%CI = 0.2-0.5,P <0.001)显著相关;1%≤ ER<10% 肿瘤患者则无明显差异。
因此得出,II 期或 III 期 ER <10% 的 HER2 阴性原发性乳腺癌在 pCR 和生存率方面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表现相似,这类患者可能从辅助内分泌治疗中获益有限。
结论
基于以上 3 点,笔者认为此病例 ER 低水平,HER-2 阴性,分期为 II 期,归为三阴乳腺癌更有临床意义,术后不给予辅助内分泌治疗。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