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结直肠癌饮食与纤维素含量的相关研究
文章出处: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8-11-12 08:56:00
上世纪60年代Burkitt即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提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中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缺乏饮食纤维有关这一“纤维假说”。近20余年来,不仅证实了纤维素可以调节血液中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体重,而且发现纤维素与结直肠癌具有密切关系。
有人用氧化甲烷诱发大鼠结肠肿瘤,发现同时喂饲含有大量麦麸纤维、柑橘胶及玉米麸皮者发生结肠肿瘤少。研究表明纤维的大量摄入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纤维在肿瘤进展中具有抗癌作用。
经过对结直肠癌病因学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后认为,摄入纤维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的机制可能为:
① 通过吸收水分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对肠道中多种致癌物、促癌剂以及诱变剂具有稀释作用,不但降低了它们的浓度,而且减少了其与肠粘膜的接触,减弱了其致癌与促癌作用,同时还能吸附或结合胆汁酸等有害物质,以利于它们的排出。
② 缩短粪便在肠道通过的时间,减少肠道内致癌和促癌物质的形成与活化,缩短它们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③ 通过提高各种脂肪酸的浓度,减低结肠内容物的PH,改变氧化还原条件。挥发性脂肪酸可以降低肠道游离氨的浓度,不利于致癌过程。
④ 促进短链脂肪酸产生,抑制能产生致癌源的肠道菌群,产生丁酸等抗癌物质。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关键字:北大外科教授,罗成华,结直肠癌,纤维素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