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药入医保 助力肺癌患者规范治疗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各肿瘤领域的应用,使既往严重威胁患者生存的恶性疾病,已逐渐变得可控、可治,并在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上不断取得突破。
在11月17日 “国际肺癌日”来临之际,广东省人民医院(GGH)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指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ROS1阳性肺癌已被证实是具有明确的分子靶点和拥有上市靶向药物的肺癌类型,而且与传统化疗相比,针对这两类分子亚型的肺癌,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对于ALK与ROS1阳性NSCLC患者而言,通过精准诊断后选择适合的靶向治疗,无疑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01、精准治疗ALK和ROS1阳性NSCLC: 基因检测是前提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国恶性肿瘤之首。其中,NSCLC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 85%。近年来,临床已经发现了一系列NSCLC的驱动基因,包括最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ALK、ROS1等。
吴一龙教授指出,ALK和ROS1阳性NSCLC已被证实是具有明确的分子靶点和拥有上市靶向药物的肺癌类型,而且与传统化疗相比,这两类肺癌的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这也意味着,如果能够获悉患者是否携带ALK、ROS1突变基因,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从靶向药物的治疗中获益。反之则不然。吴一龙教授特别呼吁肺癌患者“别乱吃靶向药”。他指出:“靶向药物治疗是容不得乱来的精准治疗,有相应突变才能吃相应的靶向药。”
遗憾的是,有患者经常想着“试一试”;有的ALK、ROS1阳性患者甚至跟风,听说别的患者吃某种靶向药不错,“相信我也行”。这样会造成的最大问题是“药不对靶”,不仅没疗效耽误治病,药物乱抑制反而导致巨大的破坏作用。
02、今年十月 : ALK和ROS1阳性晚期肺癌靶向药物已正式被纳入医保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各肿瘤领域的应用,使既往严重威胁患者生存的恶性疾病,已逐渐变得可控、可治,并在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上不断取得突破。
今年十月,包括ALK阳性和ROS1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药物克唑替尼在内的17种抗癌药已经被纳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更多ALK阳性和ROS1阳性晚期肺癌患者将及时得到靶向药物治疗的机会,享受到医学发展带来的成果,从而延长生命享受生活。据悉,该药物已于11月1日完成全国范围的价格调整,患者可以凭处方以国家医保支付价格得到药物治疗。
文章源自医学界肿瘤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