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鱼腥草,治病还是致病?医生:无功无过
鱼腥草是一种神奇的食物,人们对它爱恨分明。云贵川,它广受好评,凉菜、火锅、炒菜都离不开它,除去这片区域,大多地区的人接受不了它的口感和味道,听到它的名字就逃之夭夭。近几年,对鱼腥草的争议除了口味,更多的讨论是它“有用”还是“有害”?
鱼腥草的功效
根据记载,鱼腥草有药用价值,具有抗炎、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平喘、利尿、抗抑郁、抗放射等作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多种病症。
在日本,鱼腥草有极强的商业价值,还被开发为具有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在国内,更多地方则将鱼腥草煲成养生汤,从功效上说,适合调养体质,养生保健,深受喜爱。
鱼腥草致癌
网上就开始盛传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其代谢的马兜铃内酰胺I会损害肾脏,还会致癌,本来被奉为“良药”的鱼腥草,成为了“千夫所指”的食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吃鱼腥草导致肾损伤的报道,但谣言越传越凶,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坐不住了,先后中国食品辟谣论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上发布过辟谣消息。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学博士、科普作家史军曾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鱼腥草并不是马兜铃属植物,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
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冷静也曾表示,鱼腥草不是马兜铃科植物,不含马兜铃酸,但含马兜铃内酰胺,这两者不可等同,从鱼腥草中检测出来的马兜铃内酰胺为AII、BII、FII三种,且含量极低,专家认为直接认定“鱼腥草致癌”,这种逻辑推演不够严谨,结论有失慎重。
所以,不要再“妖魔化”鱼腥草了,它和肝癌之间“隔很远”,直接认定“鱼腥草致癌”的逻辑推论属于偷换概念。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鱼腥草只能是作为蔬菜来食用,不适于扩展其它用途。因为炒熟、加热的过程中,鱼腥草素已经被破坏,失去了抗菌作用,大家煲的那些养生汤,并没有什么用。
文章源自癌症俱乐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