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莫芦单抗治疗索拉非尼不耐受的肝细胞癌颇具潜力
来自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JosepMLlovet教授对肝细胞癌两项最新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报道。
▼
两项随机Ⅲ期临床实验结果:雷莫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不耐受和基线高甲胎蛋白(AFP)的肝细胞癌研究
背景
研究证实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可显著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然而临床患者常因无法耐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从而降低药物使用剂量甚至停药。REACH和REACH-2旨在研究雷莫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受药物毒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其中REACH-2主要研究基线APF≥400ng/mL的肝癌患者。
方法
选取Child-PughA,ECOGPS0-1分的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受药物毒性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雷莫芦单抗治疗组(8mg/kg)和安慰剂组。汇总REACH和REACH-2两项临床试验数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OS及PFS,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发生等。
结果
汇总人群的基线特征在各亚组中无显著差异。其中,无法耐受索拉非尼药物不良反应患者70人,中位缓解时间2.5个月,索拉非尼治疗后患者472人,中位缓解时间4.0个月。对无法耐受索拉非尼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使用雷莫芦单抗治疗组对比安慰剂组中位OS为10.2个月比6.7个月。对索拉非尼治疗后的患者,使用雷莫芦单抗治疗组对比安慰剂组中位OS为8.0个月比4.7个月。PFS、ORR、DCR及药物减量或停药数据见下表。
结论
对于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受药物毒性的肝细胞癌患者,使用雷莫芦单抗治疗可能临床获益。
▼
郑振东教授点评
肝癌是异质性最重及病死率最高的难治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肝癌的发病率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七位而病死率高达第二位,我国属于肝癌发生的高危地区。索拉非尼自2007年FDA批准用于肝癌的治疗后,目前仍是肝癌治疗一线选择药物。临床肝癌患者对索拉非尼的药物应答不同,短期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大大限制部分患者临床受益。就此而言,对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或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后续治疗药物选择十分关键。
肝癌的二线治疗药物选择包括瑞戈非尼、PD-1单抗等,而对于既往索拉非尼治疗后患者,CSCO指南推荐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等。同样的,基于REACH-2临床试验,FDA已批准雷莫芦单抗作为一种单药疗法二线治疗甲胎蛋白(AFP)≥400ng/mL且既往已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REACH-2临床试验中雷莫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不耐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8.5个月较安慰组7.3个月,虽然结果未达到预期要求,但其亚组分析基线AFP≥400ng/mL患者的中位OS在雷莫芦单抗组为7.8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4.2个月,为该试验一大特点。此外,雷莫芦单抗药物安全性高,后续临床应用潜力巨大。
▼
获军队及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荣立三等功2次,承担国家、军队和辽宁省科研基金8项,主编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3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
▼
临床试验招募
★
试验名称
在既往一线索拉非尼治疗无法耐受或疾病进展后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比较Ramucirumab与安慰剂的总生存时间的III期研究。
研究药物
ramucirumab是特异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主要标准
1.被诊断为HCC。
2.患者曾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至少14天,并于随机分组前≥14天终止索拉非尼治疗。
3.患者在索拉非尼治疗期间或停药之后或尽管接受适当的管理和支持治疗,但仍因不耐受而终止索拉非尼治疗之后,发生经影像学证实的疾病进展。
4.患者曾接受索拉非尼作为晚期HCC唯一的全身性治疗。
图文来源:肿瘤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