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NSCLC又现傲人战绩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理类型的85%左右。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进展期NSCLC最大的治疗突破,让肺癌患者首次看到了"肿瘤慢性化"治疗管理的希望。为了达到1+1>2的效果,近年来在靶向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期关于三代王牌EGFR-TKI--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脑转NSCLC患者的研究爆出惊艳数据,有效率高达100%。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下EGFR-TKI联合贝伐单抗获得的赫赫战绩。
1、奥希替尼+贝伐单抗
研究共纳入49例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13例有脑转移。结果:
总体ORR(客观有效率)为69%,12个月的PFS率为70%。
所有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疗效都达到了PR(部分缓解),颅内ORR为100%!发生颅内进展的患者只占了17%。
全性方面,最常见的AE(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61%)、腹泻(57%)、高血压(55%)及皮疹(47%)。24%的患者因为AE而减少奥希替尼剂量,18%停止贝伐单抗治疗。总体来说,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耐受性良好。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的治疗潜力佳,特别是在脑转移的疗效可说是达到全面攻克。
2、其他EGFR-TKI+贝伐单抗
在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中,纳入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且影像学证实有脑转移,主要研究终点:iPFS(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sPFS(系统无进展生存时间)和OS(总生存时间)。
共入组了322例有EGFR突变的脑转移NSCLC患者,最终59例接受EGFR-TKIs联合贝伐单抗治疗,149例接受EGFR-TKIs单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入组的患者接受的EGFR-TKIs均为一代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没有三代药奥希替尼。
结果显示:中位iPFS、sPFS和OS在EGFR-TKI联合治疗组中都明显优于EGFR-TKI单药治疗组:
iPFS方面,联合组和单药治疗组分别为14.0vs8.2个月(HR=0.56,P<0.01);
sPFS方面,联合组和单药治疗组分别为14.4vs9.0个月(HR=0.55,P<0.01);
OS方面,联合组和单药治疗组分别为29.6vs21.7个月(HR=0.51,P<0.01).
无论是在颅内缓解率方面,还是全身缓解率方面,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药组。
综合本研究来看,EGFR-TKI联合贝伐单抗对于颅内脑转移患者在疗效、耐药时间及总生存方面都有明显的延长。特别是总生存方面,切实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是靶向发展中难得的治疗突破。因此,有脑转的EGFR突变患者可以考虑治疗过程中添加贝伐单抗。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EGFR-TKI这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联用模式治疗晚期NSCLC获得的疗效令人鼓舞。从已完成的研究来看,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EGFR-TKI可以提高晚期NSCLC的疗效,延长PFS和OS,特别是伴脑转患者。
贝伐单抗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机制的代表药物,联合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非鳞NSCLC,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贝伐珠单抗纳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将使更多晚期肺癌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IchiharaE,HottaK,NogamiN,etal.PhaseIItrialofgefitinibincombinationwithbevacizumabasfirstlinetherapy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withactivatingEGFRgenemutations:theOkayamaLungCancerStudyGroupTrial1001[J].JThoracOncol,2015,10(3):486491.DOI:10.1097/JTO.0000000000000434.
LangerC,SoriaJC.Theroleofanti-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andanti-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therapiesinthetreatmentofnonsmallcelllungcancer[J].ClinLungCancer,2010,11(2):82-90.
文章源自新浪医药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