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恶性度越高?
很多觅友拿到病理报告的时候,常常会有这些疑问,高分化、低分化、切缘阳性、切缘阴性、脉管浸润,到底代表什么?是不是对预后有影响?
到底代表什么,是否对预后究竟有何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肺癌病理报告上面的这三个术语:分化程度、切缘、血管或淋巴管浸润。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也越高。其实这是错误的。
分化程度常用于表达癌细胞有多大的侵袭性(即它生长和扩散有多快),病理学家一般根据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外观来判断:
●高分化的癌症细胞往往看起来接近正常的细胞类型,往往长的较慢,有更好的预后;
●中分化的癌症细胞仅保留它们正常细胞的一些特征,生长程度与侵袭程度介于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
●低分化的癌症细胞与它们正常分化细胞差异大,是侵袭性最高的肿瘤,预后更差。
也就是说,分化程度越高,越接近正常的细胞,相应的预后也越好。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切缘,切缘阳性、切缘阴性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切缘是外科医生移除的标本的边缘或边界,也就是外科医生切除的肺部肿瘤的边缘。如果病理发现切除的肿瘤边缘没有肿瘤细胞,也就是说肿瘤已被完全切除;如果病理检查发现切除的肿瘤边缘存在肿瘤细胞的话,即肿瘤已经延伸到标本的边缘,这意味着肿瘤未被完全切除。
切缘状态是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和进一步治疗需求的重要指标。如果我们在病理报告上看到切缘阳性,可是尝试着与主治医生共同讨论最佳治疗方案。
但是,肿瘤有没有切干净是一回事,肿瘤生长侵犯到小脉管(血管和(或)淋巴管)又是另一回事了。当显微镜下看到肿瘤生长侵犯到小脉管,就称之为血管或淋巴管、脉管浸润。如果血管中发现癌细胞,意味着癌症已经扩散的几率更高,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临床上,病理医生常常用D2-40和CD34来确认是否出现血管或淋巴管浸润。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这个检查的,如果病理报告中没有提及脉管浸润,也就意味着没有出现血管或淋巴管、脉管浸润。
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吗,那我们一起来小测一下吧,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今天学到的知识。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