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也会男女有别 Phf7蛋白竟是“幕后玩家”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一纸癌症确诊通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更像是一张“死亡通知书”。你知道吗,其实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也存在“男女有别”。一般来说,男性的癌症发病率比女性高出约20%,死亡率也高出40%。研究还发现,女性化疗会产生更多的副作用,而且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几率更高。追本溯源,遗传和分子因素被认为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但是其中具体的机制,我们知之甚少。
近日,一项由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IRB Barcelona)进行的研究发现了导致了两性之间肿瘤差异的“幕后玩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DOI: 10.1126/sciadv.aaw7965
“我们已经确定了负责雄性和雌性果蝇之间的肿瘤差异可能的操控者,” 巴塞罗那IRB细胞分部实验室负责人Cayetano González说。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醋蝇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脑肿瘤发展。黑腹果蝇作为一种模式生物用于科学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它们,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与人类癌症密切相关的蛋白质。近几十年来,各种人类癌症的实验模型,如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和卵巢癌等,都在这个动物模型中得到了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观察到,雄性果蝇的脑肿瘤更具有侵袭性,且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概率高于雌性。他们还发现,与雌性果蝇相比,雄性果蝇脑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蛋白质也存在于人类体内。
在这些发现的蛋白质中,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Phf7,它也存在于人类体内。而在果蝇中,Phf7只存在于雄性果蝇肿瘤细胞,并表现出较强的侵袭性。当研究人员去除雄性果蝇体内的这种蛋白质,肿瘤的侵袭性显著降低,并恢复到与雌性果蝇相似的水平。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巴塞罗那IRB的博士后研究员克里Cristina Molnar解释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负责男性和女性肿瘤差异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调节来降低与受影响个体性别相关的恶性程度。”
González补充说:“了解癌症发病率和发展中与性别相关差异的分子基础,可以让我们找到针对男性和女性的特定治疗方法。”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