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这种治疗方法使肿瘤5年平均生存率提高了20%!

这种治疗方法使肿瘤5年平均生存率提高了20%!

文章出处: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9-08-27 16:46:00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在经历一个长周期的诱导化疗过后马上又要面临下一个长周期的放疗,当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时,也不得不考虑是否需要放疗。


  我们不免忧心忡忡:长时间的射线照射,会给我带来些什么?真的能治好吗?会不会再一次产生化疗那样难以忍受的呕吐、脱发?


  很多觅友可能不知道的是,人类使用放射线治疗肿瘤可以说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两个20%大提升!放疗百年来受益者无数


  195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使用的是200KV的X线治疗机,这种机器放射线的穿透力差,而且其皮肤放射量很高,不仅无法让肿瘤得到充分治疗,还特别容易引起皮肤黏膜的破溃,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后来,人们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Co60,它能放出1.25MeV的γ射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伽马刀”,在不增加正常组织合并症(NTCP)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了放射剂量。


  这种放射治疗使各种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平均提高了20%!


  随着影像诊断设备的技术更新,1990年代以后人们用直线加速器取代了Co60,同时使用CT和MRI等精准诊断仪器替代X光机,于是针对肿瘤原发灶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走上历史舞台(下图)。


  ↑SBRT原理


  直线加速器使放射线更精准的射向靶目标,同时将放射线分割成多股大幅度减少肿瘤周围组织器官的辐射量,多股放射线的汇聚处恰好是CT或MRI定位的肿瘤原发灶,实现了肿瘤实体水平的精准治疗。


  有了SRT技术,医生们终于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和摆位,还能对放射剂量和放射时间做精确调控,正常组织的辐射量大幅下降而肿瘤靶体积放射剂量却急剧提升,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因此又提高了20%![1]


  可以说,放疗百年历史,无数患者因此受益!


  并且我们看到,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放疗针对肿瘤的精准度可以说是不断提高的,对肿瘤周围组织的损伤早已降低到可耐受的程度。相对手术与化疗全身治疗毒副作用并不高,放疗的安全性是非常有保障的。


  部分肺癌患者都可以从中获益,但两种患者不适合放疗


  一般而言,只要是大部分生活能自理的患者都可以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而对于晚期的姑息治疗患者,有时放疗也是缓解症状的必要办法。


  对于原发性肺癌,肺癌局部复发,不能手术的早期肺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肺癌患者等,放疗往往会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IV期患者,转移灶在3个以内的转移性肺癌一般一次选择2-3个靶点SBRT放疗,医生会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合适照射剂量与放射时间的分割方法,保障患者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SBRT放疗的主要的禁忌症是那些不能平卧、不能按要求保持放疗体位的患者。另外,若CT/MRT等对病灶边界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也是不适用SBRT的,原因很简单,SBRT聚焦的放射能量威力巨大,决不能在没有明确癌灶的部位使用![2]


  放疗副作用不大,但要警惕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目前SBRT放疗的副作用其实没有觅友们想象中那么大,一般发生率低于2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10%左右,相对于化疗而言,放疗的副作用要小的多。


  针对肺癌原发灶的放疗一般更容易引起肺功能损伤,严重的会出现放射性肺炎。临床研究发现,当照射剂量≥25Gy时,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发生率显著上升。[2]


  作为远期副作用,放射性肺纤维化近年来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目前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延缓、治疗这类严重并发症,但是激素引起的副作用不容小觑,在临床上主要还是通过控制放射剂量与分割放射时间的方法避免此类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SBRT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包括:短暂发热、放射性食管炎等,而放射靶区如果靠近肺大血管的也有大咯血的风险。这些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治疗都需要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


  冬眠疗法:有望控制放疗副作用的发生


  所谓的冬眠,是指通过生物节律或药物引发的全身低温深度睡眠状态。


  冬眠状态能够使人体的代谢机能处于非常缓慢但又不至于引发细胞死亡的状态,如降低心脏和呼吸速率、使物质代谢和体内氧化反应变慢。在分子水平上,冬眠疗法的基因活性和蛋白质合成速度也被极度放缓。研究发现,冬眠的这些影响可能对癌症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意大利特伦托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马可·杜兰特在2017年2月19日于波士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说[3]:


  当体内的健康细胞对辐射有更强的抵抗力时,肿瘤的生长就会立即放缓或停止。


  在动物身上的研究表明,冬眠能够增强人体正常细胞的抗辐射能力。


  对于多重转移、扩散严重的患者而言,使用手术切除所有癌灶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能对全身所有受影响的部位进行高强度的放射治疗,但如果让患者处于代谢迟缓状态下,就有可能阻止癌症的生长。


  冬眠疗法实际上使患者获得了更多对付癌症的时间,实现治疗成功的几率也就随之上升了。


  从这个角度讲,冬眠疗法理论上可以减少癌症放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提高细胞的抗辐射能力),同时抑制癌细胞的发展速度。


  目前,在技术上还没有安全可控的肿瘤冬眠疗法,但杜兰特认为有望在十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远隔效应”提高生存期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得肺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抗癌“工具箱”里“抗癌利器”的增多,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的靶向联合同步放化疗的Ⅰ期临床试验证明了三种治疗方式的毒副作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放疗联合免疫疗法给患者和医生们的另一项惊喜是,局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放疗野以外的远处转移灶居然也缩小甚至消失了,临床上将其称之为“远隔效应”[4]。研究发现出现“远隔效应”的患者其肿瘤预后更好,中位生存期高出12个月。


  而出现这种“远隔效应”的原因可能是,放疗能够促进免疫细胞进一步活化,与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发挥抗肿瘤效果。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关键字:癌症药物网,肿瘤新特药,癌症新特药,癌症药品,肿瘤药品,癌症药物,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