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 抵抗耐受—帕纳替尼的研发之旅
伊马替尼的上市开创了靶向药物分子治疗的新领域,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伊马替尼的反复服用,容易刺激Bcr-Abl激酶发生变异,这也是白血病细胞产生伊马替尼抗性的主要原因,尽管格列卫(伊马替尼)耐药期相对较长,但是,只要患者服用,总有一天会耐药的。
那么,对于治疗耐受伊马替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怎么办呢?帕纳替尼(ponatinib)将是最好的选择!
帕纳替尼虽然上市晚于伊马替尼10年,却是针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其研发过程做到了精雕细刻的考察、反复地验证,整个过程是严谨的、是艰辛的,研发的源头性和路径上也具有独立和独创的品格。
1、源于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
帕纳替尼开始的研究并没有借鉴和模拟伊马替尼的思路,而是源于研究骨质疏松药物。实验证明,Src过表达可引起骨质疏松,Src基因敲除小鼠可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基于此,ARIAD公司以Src激酶为靶标研制抗骨质疏松药物。选择嘧啶并吡咯和嘧啶并吡唑类化合物作为筛选苗头,源于诺华和辉瑞公司曾报道过这类化合物具有活性。ARIAD发现化合物1抑制Src激酶IC50值40 nmol·L-1, 进而变换结构,化合物2和3的IC50值分别为4 nmol·L-1和20 nmol·L-1。
在研究上述内容的同时,ARIAD还启动了以依赖周期蛋白激酶(CDK)为靶标,研发抗骨质疏松的课题。2,6,9-三取代嘌呤化合物purvalanol A(4)是CDK强效抑制剂。化合物4抑制CDK2的活性IC50高达70nmol·L-1,但抑制与骨质疏松相关的Src激酶活性不高,IC50=0.24μmol·L-1,由此设计合成了在嘌呤2,6,9-位变换不同取代的化合物。
将化合物4中2位的异丙基去除后,活性降低6倍;再将9位的异丙基换成间羟基苯乙基,活性提高60倍,这提示9位为大片段有利于同靶标的结合。6位的氯苯基去除氯原子后活性几乎不变,但是2位烷胺基换成环戊基时活性略有下降,而6位的苯环对位连接氧化膦基或亚甲二膦酸基时,对Src激酶抑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化合物9活性最高,IC50=0.45nmol·L-1,代号为AP23464,为里程碑式化合物。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