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靶向治疗,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如何选择?
我国一直以来被称为肝癌大国,肝癌发现的难度大,时间晚,大多数肝癌确诊时已是晚期,肝癌晚期治疗药物少,病情加重迅速,一直以来非常棘手,可治疗需求又非常大。
我国当前每年的肝癌发病人数约36万人,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约32万人,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面临死亡的患者,对于肝癌的治疗都无比迫切。
肝癌晚期的治疗手段少,通常难以进行手术切除,可以选择栓塞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等。
而在肝癌靶向治疗这方面,有一直作为标准治疗的索拉非尼,和展现出良好治疗效果的新药,乐伐替尼(仑伐替尼)。
肝癌靶向治疗有所不同,通常不用首先做基因检测、检测相应的突变。因为肝癌靶向药物属于多靶点,“打击”范围广。
以索拉非尼为例,作为一种多靶点多激酶口服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也可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间接抑制肿瘤生长,达到治疗目的。
在乐伐替尼出现之前,索拉非尼作为不能手术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长达10年以上。
在乐伐替尼出现后,也曾有研究针对索拉非尼与乐伐替尼,对比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
索拉非尼作为全球范围内唯一且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靶向药物,与一线应用乐伐替尼治疗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发现,两者的总生存并无明显差别。而乐伐替尼也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此前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
晚期肝癌出现了更多的治疗药物是一件好事,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更多选择。具体选择哪一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之前服用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也可根据医嘱,考虑耐药后选择乐伐替尼。
另外,肝癌晚期的治疗,还可考虑参加免疫药物联合靶向治疗、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肝癌相关临床试验,新的试验药物与治疗方案,或许还能打开新的治疗大门。
文章源自绘佳医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