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高通量诊断方法可提高癌症诊断效率
近日,贝勒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开发了单针活检技术进行肿瘤诊断,基于这一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对癌症生物学取得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新型疗法的开发。
这种新方法结合了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的优势:使用来自患者肿瘤的单针核心活检分析了肿瘤遗传物质(基因组学)与深层蛋白质和磷蛋白表征(蛋白质组学)。
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为了测试这项新技术,研究者们通过一项初步研究,评估了针对ErbB2的化疗之前和之后48至72小时进行蛋白基因组分析的可行性。他们希望通过评估ErbB2抗体抑制药物靶标的能力来获得治疗后结果差异的见解。
“我们首次能够在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检测到治疗后ERBB2蛋白磷酸化的显著降低。对于没有反应的患者,我们没有发现这种蛋白的降低。在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中,我们的深入数据分析表明,针对ERBB2的治疗药物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可以通过对患者实际接受治疗的替代方法来解决。”
微型技术的测试提供了来自肿瘤的大量数据,揭示了驱动肿瘤反应的各种因素的内在机制,包括来自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因素。该测试证明了这些技术有望用于未来的精准医学发展。(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Micro-scaled method holds promise as improved cancer diagnostic platform
原始出处:Shankha Satpathy, Eric J. Jaehnig, Karsten Krug, Beom-Jun Kim, Alexander B. Saltzman, Doug W. Chan, Kimberly R. Holloway, Meenakshi Anurag, Chen Huang, Purba Singh, Ari Gao, Noel Namai, Yongchao Dou, Bo Wen, Suhas V. Vasaikar, David Mutch, Mark A. Watson, Cynthia Ma, Foluso O. Ademuyiwa, Mothaffar F. Rimawi, Rachel Schiff, Jeremy Hoog, Samuel Jacobs, Anna Malovannaya, Terry Hyslop, Karl R. Clauser, D. R. Mani, Charles M. Perou, George Miles, Bing Zhang, Michael A. Gillette, Steven A. Carr, Matthew J. Ellis. Microscaled proteogenomic methods for precision onc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 DOI: 10.1038/s41467-020-14381-2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