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靶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曙光
礼来近期宣布美国FDA批准其新药Selpercatinib上市,用于治疗RET基因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RET基因突变的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和RET基因融合阳性的甲状腺癌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迎来自己的又一个重要靶点,本文就此做一简单小结。
1985年,将人T细胞淋巴瘤的高分子量DNA转染NIH3T3细胞,发现RET是一种新的转化基因。该基因是通过DNA重排激活的,在DNA重排中,人类DNA的两个未连接的片段重新组合,产生一个新的转录单位。随后,研究将RET定位在染色体10q11.2上,在那里它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ET是一种单程跨膜蛋白,具有典型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图1)。虽然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经典”激活是由于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但RET的激活需要其配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配体,GFLS)和辅助受体(GFLS家族受体-α)之间的相互作用。GFL-GFRα复合物与Ret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导致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磷酸化,从而激活几条通路,包括MAPK、PI3K、JAK-STAT、PKAand PKC,如下图1所示[1]。
图1. 癌细胞中野生型和重排RET蛋白的示意图结构
2011年首先在一名不吸烟的年轻男性肺腺癌患者中发现了RET重排。1%-2%的NSCLC有RET重排。在NSCLC中,离子辐射与RET重排之间这种相关性仍然不清楚,即使体外实验证明了辐射诱导人肺癌细胞RET重排的可能性。在NSCLC患者中发现的第一个RET重排是Kinesin家族5B基因(KIF5B)与RET基因(KIF5B-RET)的框内融合转录本。在NSCLC中还发现了RET重排的其他上游融合伙伴,如含有卷绕结构域的蛋白6(CCDC6)、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含三方基序的33(TRIM33)、肌球蛋白VC基因(MYO5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A5基因(EPHA5)、含CAP-Gly结构域的连接蛋白家族成员1基因(CLIP1)、ELKS/RAB6-。含有24个基因的三体基序(TRIM24)。所有这些融合对应物都有一个二聚化结构域,可以诱导RET激酶的配体无关的激活,如上图1。肺癌中最常见的RET融合是驱动蛋白家族成员5B(KIF5B)-RET和CCDC6-RET,其次是NCOA4-RET,TRIM33-RET,ZNF477P-RET,ERCC1- RET,HTR4-RET,CLIP1-RET,具体比例分布如下图2所示[2]。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