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好”也会营养不良?5招帮你纠正!
患癌后该如何调理饮食一直是病友和家属所重视的问题,互助君曾也相信大多数人对此颇有研究。
但中国抗癌协会一项关于15000余例患者的调查却提示了事与愿违的结果:我国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7%。
还有调查资料显示:高达50%的肿瘤患者初次诊断时即存在营养不良。
无论是营养不良所致肿瘤还是患癌后所致营养不良,癌症患者们的身体营养状况确实令人堪忧。纠正营养不良问题在抗癌路上更是重中之重。
营养不良是因“吃得太好”
为什么在生活条件丰富的今天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生活中,我们总是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饮食误区,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质量不高、比例失调等问题接踵而来,营养不良有时不是因为“吃不好”,反而是“吃得太好”所致。
现在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得获得祖先们拼命狩猎才能得到的肉类,每日食用古人难得才能吃到的精米,点个外卖就能油盐超标,喝杯奶茶、可乐就能糖分超标……
越来越便利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再为吃饱吃好担忧,也让人难以控制贪吃的欲望,破坏了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配置。
纠正营养不良从五方面做起
所以我们该如何纠正营养不良问题?先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①适度节制饮食
没错,纠正营养不良的首要条件是适度节制饮食,正是针对前面提到的“吃得太好”的问题。
限制热量的过分摄入,减轻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凋亡和影响代谢酶功能,能够防治肥胖、“三高”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这些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限制热量摄入可以使人们更长寿。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分限制热量摄入,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可能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
所以,节制饮食需适度,以“满足能量需要,维持体重不下降”为宜。
②辩证对待脂肪摄入
关于健康饮食推荐的少油少盐少糖没有错,但如果过分戒油戒盐戒糖却不值得推荐。
目前推荐:脂肪应占饮食中能量的20%~35%,饱和脂肪酸<10%,反式脂肪酸为0。
研究报告提示,脂肪占饮食能量的比值<20%时,可以将乳腺癌的复发风险降低24%,这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效果更加显著。
大量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缩短前列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单不饱和脂肪酸(n-9)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n-3脂肪酸可以改善恶液质,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放化疗疗效,从而有益于肿瘤患者。富含n-3脂肪酸的鱼、胡桃等食品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发病率,从而在整体上降低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
没有肿瘤病灶的患者建议适度减少脂肪摄入量,而有肿瘤病灶的患者目前推荐适度增加脂肪摄入量。
③满足优质蛋白质需要
肿瘤患者自身的代谢容易出现负氮平衡,消耗内脏蛋白和肌肉蛋白,蛋白质的摄入不可或缺。
建议每天补充蛋白质按每公斤体重1.2至1.5克计算。假设王姐体重50公斤,她一天所需补充蛋白质就是60~75克。
建议摄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蛋、奶、鱼、肉、禽、大豆类,少吃加工肉(咸鱼、腊肠、熏肉等)。
肿瘤患者原则上应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每餐建议摄入肉、蛋、奶50~70克(1两到1两半),推荐每天1~2个鸡蛋,胆固醇偏高的患者第2个鸡蛋可以去掉蛋黄。
④一日三餐合理搭配,注意食物多样化
食物多样化不仅指类别的多样化,还有种类的多样化。
切勿因为喜欢某种肉类或蔬菜就每天如此,可以变换不同的种类品尝。
可以适当增加抗氧化营养素丰富的食品,如:鲜芦笋、香菇、洋葱、大蒜、番茄、豆类及豆制品、胡萝卜、海带、多脂鱼(鲑鱼、金枪鱼、鳟鱼、鲱鱼、鲭鱼)等。
⑤注意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细菌污染是肿瘤患者的第一食品安全要求。要注意吃饭或做饭前认真洗手,认真清洗各种物品;
将生食与熟食分开,任何接触了生肉如鱼,禽及鸡蛋的物品均须彻底清洗;
将剩余食品低温(<4℃)保存,保证家庭饮用水的清洁,推荐使用过滤器。
身体不适症状也需要解决
营养不良并非凭空出现,常常也可能是身体的不适症状导致的。伴有下列症状时,又该怎样准备食物呢?
①食欲极差及厌食
以增进食量为目的。
首先是力求使食物做到色、香、味俱全,以求增进食欲;
其次少吃多餐,以半饱为佳,餐间或睡前可加点心;
用餐前30分钟建议适当活动,每次10~15分钟。
②恶心、呕吐
避开油烟味,避免油腻食物;
饮食注意清淡、入口温凉;
饭后不要立即活动;
症状严重时可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小剂量止吐药物。
③口腔干燥
口腔干燥及其所致的口腔炎症、溃疡也对饮食有碍。
注意多饮水,每天补充水分建议不少于2000Ml。
吃正餐前可以先喝酸梅汤、绿豆汤、山楂等生津的食物。
但如果已经引起口腔炎症、溃疡时就要注意避免酸性食物(柑橘、菠萝等),忌过热、过冷,忌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④腹胀及便秘
注意少吃多餐,限制多油多蛋白的食物。
建议易消化的食物优先,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优先,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便秘的症状。
⑤腹痛及腹泻
注意少吃多餐,避免产气、油腻、含高纤维的食物。
建议富含钾、钠等电解质的食物及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泥等。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