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发现这两大基因,意味非小转小细胞
最近是肺癌指南发布的高峰期,NCCN指南、CSCO指南,接踵而至。找药宝典既往为大家解读过各大指南,今天为患者朋友们普及的一个点是在两大指南中同时看到的,关于病理类型转化的问题。
人体内的肺癌病灶的起源并不一定是单一的,此消彼长,这也是我们临床中对于肺癌患者长期采用单一治疗后发生耐药的原因,其他对此治疗不敏感的另类起源的肺癌细胞成长起来,引发肉眼可见的增大,我们称为耐药或进展。而其中有一部分比例,最高报道的可达到15%。存在非小细胞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化的情况。这种转化在EGFR靶向治疗的患者群中较为常见。
比如在2020V5版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中,对于EGFR突变患者,在使用奥希替尼耐药进展后,如果出现多发病灶的全身转移,本次指南增加了一条脚注:考虑重新活检以排除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出现。
但是进展了随即活检的临床可行性实在是不大,那该如何排查是否出现转化呢?在近日公布的CSCO细胞肺癌指南中对转化性小细胞肺癌做了阐述。
可以看到在III级推荐部分,识别转化,可以通过(1)肿瘤标志物中NSE和pro-GRP的水平,如果异常升高提示;(2)基因检测发现TP53和RB1基因的共发突变,这两个基因是小细胞的特征基因,也可预示小细胞转化的发生。对于存在小细胞转化的患者,建议采用TKI+EP方案化疗共同治疗。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