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提出卵巢癌亚型术前精准无创鉴别方法
卵巢癌是一种来源于卵巢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发病机制和组织起源,可分为I型和II型卵巢癌,I型卵巢癌生长缓慢,就诊时多属早期,预后较好;II型卵巢癌通常侵袭性生长,进展迅速,诊断时多属晚期,预后较差。术前无创精准鉴别I型和II型,有助于卵巢癌患者选择未来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
由于I型和II型卵巢癌形态学复杂、其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相似性,仅凭临床医生肉眼鉴别,主观性强、诊断精度低。近年来,基于量化图像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组学发展迅速,其能建立肿瘤影像与肿瘤组织病理间的联系,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术前无创评估,这为I型和II型卵巢癌术前精准无创鉴别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欣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强金伟团队合作,联合华东、华南、华北等八家三甲医院,首次开展基于MRI影像组学的卵巢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建立在术前对I型和II型卵巢癌进行无创鉴别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影像组学中首次使用可视化技术来对重点区域进行标识。该研究共入组294例卵巢癌患者(包括I型患者143例,II型患者151例),收集患者多参数MRI影像数据(包括T2WI-FS、DWI、ADC、CE-TIWI四个影像序列)。研究团队从患者肿瘤区域提取高通量影像特征,通过影像组学方法筛选特征并构建模型,结果表明,团队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鉴别I型和II型卵巢癌,平均准确度达到83%(图1)。
鉴于CE-T1WI扫描需要注射造影剂,而部分患者对造影剂过敏,研究团队仅使用T2WI-FS、DWI和ADC三个序列构建一个轻量模型,所构建的轻量模型平均准确度达到81%,诊断性能无显着下降,这表明临床检查中非必要情况下,患者无需进行CE-T1WI扫描。可视化结果显示,鉴别I型和II型卵巢癌患者的重点区域位于组织疏松区或实性与囊性的交界区域(图2),该发现有望辅助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的定位,从而减少采样误差。该研究在前期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工作的基础上近一步实现卵巢恶性肿瘤的亚型区分,推动卵巢肿瘤全自动诊断进程。(生物谷Bioon.com)
文章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