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肝癌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斌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Autophagy在线发表了题为“HBx in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ARRB1-mediated autophagy to drive the G1/S cyc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乙肝相关性肝癌癌变过程中的新机制,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目前在我国乃至全球,乙肝仍然是一个严峻的健康挑战,其导致的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全球前列,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导致的乙肝相关性肝癌一直是威胁健康的重要杀手。虽然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但由于病毒DNA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导致病毒DNA的持续复制,特别是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的持续表达,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吴斌教授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既往研究已揭示β-arrestin1 (ARRB1)通过调控Akt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Nat Commun. doi: 10.1038/ncomms8369)。在此基础上,吴斌教授带领杨逸冬副主任医师、雷一鸣博士等历经5年科研攻关,进一步发现了乙肝相关性肝癌变的重要机制。
研究表明,乙肝病毒表达的HBx蛋白显着促进ARRB1高表达,这种高表达的ARRB1可以作为支架蛋白介导HBx和LC3结合,从而促进细胞的自噬过程,并通过调控CDK2-CCNE1复合物加速了肝细胞的恶性增殖周期,最终导致肝细胞癌变。(生物谷Bioon.com)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