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肿瘤转移通过骨骼到达其他器官
近日,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Metastases arrive at other organs via bone"的研究亮点文章。这项研究支持骨转移可能导致其他器官转移的假设。继发转移的时机是未来研究的另一个途径,因为无论这种情况发生在骨骼病变出现症状之前还是之后,都会影响任何旨在防止继发转移的潜在治疗的时机。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38/s41568-021-00370-0
尽管众所周知,转移是许多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但我们对肿瘤扩散背后的生物学过程的了解仍然有限。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一个器官的转移性病变是否会导致其他器官的进一步转移。临床数据支持可能发生转移到转移的播种,不同器官的转移通常不是同步发生的,病变通常首先出现在骨骼。
为了调查骨转移是否会导致其他器官的转移,张等人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种小鼠模型,在该模型中,癌细胞通过髂内动脉(IIA)注射到后肢骨骼。然后,可以监测癌细胞从骨骼向其他器官的进一步扩散。IIA将MDA-MB-231或MCF7人乳腺癌细胞或PC3人前列腺癌细胞注射到免疫低下小鼠,或将AT-3小鼠乳腺癌细胞注射到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均可导致初始骨损伤。随着骨骼病变的发展,其他器官也开始出现病变。如果通过股内注射将MDA-MB-231或AT-3细胞移植到骨髓中,在其他器官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继发性损害。
作者使用了之前描述的基于CRISPR-Cas9编辑的进化条形码系统,该系统允许并行的血统追踪,以进一步检查他们模型中的转移时间和起源。将MDA-MB-231或AT-3细胞注射到乳房脂肪垫可导致原位肿瘤的发展;当这些原发肿瘤达到一定大小时会被切除,并允许发生自发转移。然后,条形码系统使作者能够确定不同器官转移性病变的"年龄"。对两只携带MDA-MB-231肿瘤的小鼠和两只携带AT-3肿瘤的小鼠的转移分析表明,其他器官中相当大比例的转移来自于骨的初始转移。
作者小组最近发现,骨骼微环境通过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驱动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促进雌激素受体(ER)+MCF7乳腺癌细胞的干细胞样特征。为了研究骨微环境对ER-MB-231细胞的影响,张等人研究了骨微环境对ER MADM-MB-231细胞的影响。在体外分离该细胞系的单个细胞群,并将它们暴露在小鼠的骨、肺或乳腺脂肪垫微环境中,然后重新分离这些细胞。暴露在骨骼微环境中的细胞更容易在额外的器官上定居,并导致小鼠体内更高的肿瘤负担。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