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示炎症促进肝癌转化的调控新机制
北京时间5月25日,国际免疫学顶级期刊Immunity在线发表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合作的最新成果。孙倍成教授和林安宁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癌发生发展的新机制,为肝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而中国更是肝癌大国,以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肝细胞癌(HCC)来说,全球近一半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
乙肝病毒感染、饮酒、致癌基因DNA损伤和肥胖等多种因素,均能够诱导炎性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在这项工作中,研究团队证明,肝细胞转录因子NF-κB活性异常,无论是缺失或增高,通过不同分子机理都会诱导炎性肿瘤微环境,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利用两种不同的小鼠肝癌模型,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深度分析了肝癌微环境中肝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小鼠肝细胞中转录因子Miz1缺失,产生了高表达NF-κB下游炎症因子的特异性“炎性”肝细胞亚群,激活肿瘤浸润巨噬细胞向促炎表型转化,增强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定位于肝细胞胞浆中的Miz1蛋白,受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蛋白水解调控,在肝癌进程中表达量下调,从而释放出与Miz1结合的癌蛋白MTDH,增强了蛋白激酶IKK对MTDH的磷酸化,促进肝细胞中NF-κB的激活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Miz1的这一机制并不依赖于其转录因子的功能。在相当一部分临床肝癌患者中,Miz1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伴随着MTDH磷酸化的增强和分泌炎症因子肝细胞的增加。同时,Miz1蛋白的表达也被证实与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密切相关,是独立的预后关联因素。
▲研究机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多组学分析,利用多种体内、体外实验,揭示了在肝癌发展过程中肝细胞中Miz1蛋白缺失通过MTDH激活NF-κB、增强炎症的具体机制,提出了作为肝肿瘤主体的肝细胞驱动促癌炎症的重要假说。
论文通讯作者孙倍成教授评价说:“炎症与肿瘤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此项研究揭示了肝细胞Miz1的缺失通过激活促炎巨噬细胞途径促进肝癌发生,这意味着Miz1缺失的肝癌患者,靶向促炎巨噬细胞的治疗效果会更好,我们团队正在开发Miz1的模拟多肽及针对MTDH磷酸化的抗体,来针对肝癌进行精准靶向治疗。”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