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璟制药1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即将获批 晚期肝细胞癌
5月31日,NMPA官网显示,泽璟制药1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完成上市审评进入在审批状态,预计近期即将获批,用于治疗晚期(无法手术或转移性)肝细胞癌。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是泽璟制药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属于1类新药。
临床前药理学研究证实, 多纳非尼既可抑制VEGFR、PDGFR等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也可直接抑制各种Raf激酶,并抑制下游的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发挥多重抑制、多靶点阻断的抗肿瘤作用。
本次新药上市申请主要是基于一项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开放、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II/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试验代号ZGDH3)。ZGDH3试验是一项Ⅱ/Ⅲ期注册临床研究(37家研究中心同步开展,共纳入了1:1随机入组多纳非尼治疗组或索拉非尼对照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DCR)、安全性及耐受性等指标。
上述临床试验结果入选2020 ASCO年会的口头报告,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多纳非尼能够延长晚期OS, 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并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共入组668例患者 (ITT 集,两组各334例),其中659例 (328例 vs 331例) 纳入FAS集。结果显示,多纳非尼组和索拉非尼组的中心OS,在FAS集分别为12.1个月和10.3个月 (风险比HR 0.831,95%置信区间CI 0.699–0.988,p = 0.0363),在ITT集分别为12.0个月和10.1个月 (HR 0.839,95% CI 0.706–0.996,p = 0.0446),多纳非尼组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3.7个月 vs 3.6个月,p = 0.2824)、客观缓解率 (4.6% vs 2.7%,p = 0.2448) 和疾病控制率 (30.8% vs 28.7%,p = 0.5532) 均无显著差异。
两组分别有191例 (57.4%) 和224例 (67.5%) 发生≥3级的不良事件 (AE) (p = 0.0082);重要不良事件分别为287例 (86.2%) 和309例 (93.1%,p = 0.0049),导致暂停用药的AE分别为101例 (30.3%) 和141例 (42.5%,p = 0.0013) ,多纳非尼组均显著低于索拉非尼组。此外,多纳非尼组发生严重AE的例数相对较少 (55 [16.5%] vs 67 [20.2%],p = 0.2307)。多纳非尼组最常发生的AE为手足皮肤反应 (50.5%)、AST升高 (40.5%)、血胆红素升高 (39.0%)、血小板降低 (37.8%) 和腹泻 (36.6%)。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