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毒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翻倍,BRCA1的这个变化要警惕!
众所周知,抑癌基因BRCA1胚系致病性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机制上,BRCA1胚系突变引起BRCA1表达或功能受损,从而削弱同源重组修复系统,导致DNA损伤累积,甚至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发生。
然而,有相当一定比例的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阳性的TNBC和HGSOC没有BRCA1突变,但是具有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据统计,分别有25-30%的TNBC和10-20%的HGSOC患者,确诊时可检测到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且与BRAC1突变互斥。考虑到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也与HRD阳性密切相关,它很可能是肿瘤发生和演进的早期事件,甚至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
有研究人员推测,肿瘤组织的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全身BRCA1组成型甲基化的结果。但是,上述只是理论推测,BRCA1组成型甲基化与TNBC和HGSOC的关系还没有被真正探究过。
近日,来自挪威卑尔根大学临床科学部的Per E L?nning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概念验证研究(POC study):探究白细胞(WBC)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后续TNBC和HGSOC的发病风险是否相关[6]。结果表明,在绝经后的健康女性中,BRCA1组成型甲基化导致患TNBC和HGSOC的风险分别增加135%和93%。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JAMA Oncology上。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研究是如何展开的。
研究人员针对TNBC和HGSOC各开展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总队列为美国女性健康促进临床试验(the WHI clinical trial)的161808位健康受试者。
她们均为绝经后女性,50-79岁,于1993年至1998年在全美40家临床中心入组,收集人口学特征、医疗史、生育史、家族史等基线信息,入组时抽取空腹12小时后血液,离心分装白细胞保存于-80°C冰箱,并分批进行DNA抽提,每半年或一年随防健康状况。
最终,TNBC筛选出了636例病例:1838例对照(1:3匹配,有些病例不足3例对照),HGSOC筛选出了509例病例:2979例对照(1:6匹配,有些病例不足6例对照),其中5例患者既患有TNBC、又患有HGSOC,1272例健康受试者既是TNBC的对照、又是HGSOC的对照。
研究人员选取了WBC BRCA1启动子区的50个CpG位点进行甲基化检测,测序深度>20000×。经分析,判定为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受试者人数分别为:636例TNBC中有79例,1838例TNBC对照中有104例;509例HGSOC中有48例,2979例HGSOC对照中有156例。
但是,白细胞中检测到的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能代表乳腺、卵巢细胞也存在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么?能,如果白细胞的BRCA1是组成型甲基化,那就很可能乳腺、卵巢细胞也发生了BRCA1组成型甲基化。
测序结果分析表明,WBC的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呈现出组成型甲基化的特点:单个受试者内,所有WBC的两个BRCA1等位基因,分别具有各自相同均一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也就是说所有WBC的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复制自一个共同的祖细胞。这一特点使先天性组成型甲基化,区别于后天形成的非均一的甲基化。
接下来研究人员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否增加TNBC、HGSOC的发病风险。以基线有无WBC甲基化分为两组,以抽血入组为观测起点,以诊断TNBC或HGSOC为观测终点,随访日期截至2018年3月31日,计算基线有WBC甲基化组vs基线无WBC甲基化组,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比(HR)。
结果表明,基线有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受试者,将来更容易患TNBC和HGSOC,HR分别为2.35和1.93。也就是说健康绝经后女性,有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个体将来患TNBC和HGSOC的风险是无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个体的2.35倍(图3)和1.93倍(图4)。
图3. 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将来发生TNBC的风险比
图4. 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将来发生HGSOC的风险比
而且,按照肿瘤诊断时间、年龄、甲基化程度等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所得HR趋势均相同,约为2倍。
由于BRCA1组成型甲基化在年轻女性中更常见,且TNBC、HGSOC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所以BRCA1组成型甲基化在年轻女性中增加的TNBC和HGSOC患癌风险可能更高。因此,有必要对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女性,尤其年轻女性,开展更早、更密切的乳腺癌、卵巢癌筛查。
作为一项POC研究,这篇文章提出抑癌基因BRCA1组成型甲基化增加患癌风险的概念,巧妙严谨地设计了TNBC和HGSOC两种肿瘤分别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有力证实了这一概念。这项发现同时提醒我们,抑癌基因组成型甲基化和泛肿瘤风险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最后,该研究提供了前瞻性预测肿瘤发生的一种新变量、新维度,使目前液体活检领域如火如荼的ctDNA甲基化诊断肿瘤在概念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从诊断到预测,从已病到未病。
参考文献
https://cancer.cmt.com.cn/detail/1459956.html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