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做到这7点治愈率更高,不能手术也有5条救命招
癌症是没有温度的,但是人有温度。
当父母患癌,子女想的最多的是:父母年纪大了,怎么治疗才能让他们少受罪?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觅健科普君精心整理了专家针对老年患者手术的干货,以及患者经验针对无法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干货,供大家参考,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治愈率。
专家干货
能够手术的患者做到这7点治愈率更高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李书平主任表示:如果家属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医生的围术期要求,配合医生完整地按照流程进行随访、复查,那么可以杜绝95%以上的患者再次发生复发转移,同时减少大约50%以上的常见并发症。
围手术期(指围绕此次手术的过程,一般是术前一周到术后10天左右),家属需要帮助患者做到7点[1]:
1.术前监督患者戒烟酒
2.术前帮助患者把心肺功能锻炼好,把咳嗽咳痰的动作训练好。
腹式呼吸:患者用鼻子吸气,吸气时将腹部向外隆起,屏气1-2秒,使肺泡张开,呼气时让气体从口慢慢呼出。
咳嗽训练:患者应该尽可能坐直,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咳嗽时口呈半月形,吸气后屏气3-5秒,之后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嗽,不要从口腔后面或咽喉部咳嗽,用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术后切口疼痛、呼吸肌疲劳的患者,可以先轻轻地进行肺部深处咳嗽,将痰液引导至大气管时再用力咳出。咳嗽后患者要休息片刻以恢复体力。
3.术前1天请在病房与主管医生及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谈话并签署相关医疗文件。
4.术前监督患者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这样做可以减少麻醉时食物反流,避免误吸的发生。
5.术前患者应该洗澡、修剪指甲、男性建议剃胡须,更换清洁的纯棉衣服,准备好必需药品和备用药物。
6.术后注意患者伤口和引流管的情况,如果患者不舒服请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7.术后一般情况下,肺癌切除后,要求出院后一个月复查第一次CT,随后每3个月查一次,维持一年,总共5次检查过后,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往后就可以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绝大多数早期肺癌不需要术后放化疗,当然,实际复查次数以及检查项目你的主管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综合建议。
注意:单纯的CT只是影像学检查,如果经济状况比较好,建议术后可以常规复查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检查CTC),其次,还可以在疾病进展后做基因检测以及其他的肿瘤标志物,甚至包括其他部位的CT或是彩超等,尽最大努力去早期发现患者体内是否有其他部位滋生肿瘤。
不要忽视患者的心理康复
李书平主任表示:有些肺癌患者术后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会感到自卑和恐惧,想不通为什么好端端的突然就得了癌症还挨了一刀,无法面对现实而导致失眠、焦虑甚至是抑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和患者多交心,面对患者本人和家属沟通方式的也不一样。
对于患者,肺癌手术就是一道坎儿,翻过来了就只管往后看。大部分患者经过5年甚至10年的随访,效果都非常好,因此患者本人一定要建立信心;对于家属,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地关注患者。
比如患者原来在家中,家属顶多只是把水果洗好给他吃,但是术后,家属不仅洗好水果,甚至剥好喂到患者嘴边,这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家属的过度照护是在用肢体语言不断地提醒他是个癌症患者,这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心理建设。
所以,患者术前生活是什么情况,家属在术后也要用同样的心态和患者相处,在术后早期只需适当照顾,切莫过度关注,这一点很重要。同时,患者本人在术后也应该尽快回归社会,用术前熟悉的工作以及生活来加快自己心理适应的速度、减少心理应激,病情也会康复得更快、更好。
提醒:李书平主任表示,75岁以上的老人家,术前更需要考虑他的心肺功能是否能经得起手术治疗,还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需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对肺部肿瘤切除手术产生影响;术后要考虑,疼痛是否会导致老人家无法下床活动,如果长期卧床休息,患者的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率都会比年轻人高得多,甚至是发生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异常事件(如心梗、心肌缺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的风险都会更高。
觅友经验
不能手术的患者这样做也能够成功抗癌
觅友"judex"的妈妈今年72岁,于2019年3月在广州一家医院确诊肺腺癌,基因检测全阴,自此开启了免疫联合化疗之路,其中曲折不断。独自肩负照顾妈妈重任的她一边要工作一边又要研究方案,委实不易,好在历经34次住院,化疗33次,妈妈现在病情稳定,状态良好。她为大家精心整理了5条宝贵建议(感兴趣的觅友可以点击肺癌晚期并发多处转移,治疗两年到病情稳定,我有7条经验分享):
1.要不要告诉患者病情?
当时在入院检查中,妈妈左侧胸腔积液已经深达7-8cm,每天都要抽胸水,但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长期的抗癌治疗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而且她也可能会有未了的心愿需要完成,她有知情权,所以我不能不据实以告,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妈妈非常坚强,得知病情之后基本上还是配合治疗的。当然在告知真实病情之前我也在一步一步给她透露信息,便于她慢慢接受。
2.为什么化疗联合免疫?
当时检查结果是肺腺癌四期,胸膜、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左侧肾上腺区多处转移,左侧胸腔积液;右顶叶转移瘤12×10mm并周围水肿。基因检测结果没有靶向药吃,免疫表达也不高,最后确定化疗联合免疫:培美曲塞+顺铂+帕博利珠单抗。
3.治疗经历过哪几个阶段?
①2019年4月-7月是肿瘤缩小阶段,主要方案是培美曲塞+顺铂+帕博利珠单抗。
复查显示左肺肿瘤和颅脑瘤缩小,胸水消失。这时妈妈已经很少咳嗽,背部的疼痛也完全消失。医生判定方案有效,但是,由于顺铂毒性较大,副作用也在累积,第五次出院时,妈妈几乎走不动路了,经常头晕,贫血明显,体重也从确诊时的115斤下降到99斤。我明白已经到了去掉顺铂的时候,就主动向医生提出了请求。经医生同意,从第六次住院开始,改为培美曲塞+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
②2019年8月-2021年2月是肿瘤稳定阶段,主要方案是培美曲塞+帕博利珠单抗。
期间肿瘤基本维持不变。妈妈的体感也在逐步好转。2020年9月做了一次颈椎前路手术,前后暂停化疗50天,此后CEA渐渐缓慢上升。术后,妈妈手足麻木渐渐缓解,术前怀疑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也减少了发作次数(现在似乎已经不药而愈),但她又开始隐隐背痛,复查CT无异常显示,不能确定是颈椎手术引起还是病情进展引起,只能继续观察。
2020年12月CEA上升至32,同时新发现中耳乳突炎,看了耳科,无症状未作处理。左肩疼痛,CT显示撕裂和滑膜炎,骨外科医生认为是老年人常见病不需要处理,肿瘤科医生则认为有可能是免疫治疗引发的炎症,既然疼痛造成不适就不能不处理,开了塞来昔布止痛。
③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2次。
2021年2月-3月是缓慢耐药阶段,CEA上升,肿瘤增大。医生在原来的方案增加贝伐珠单抗。增加后cea仍不变,但其他肿瘤标志物有所下降。副作用是用药后几天内会声音嘶哑。
④2021年3月-6月是再次控制阶段,主要是将培美曲塞更改为白蛋白紫杉醇,并去掉了贝伐珠单抗。
化疗后数天内,妈妈背部疼痛消失,食欲明显好转。复查肺部肿瘤和脑转移瘤较前相仿,左侧胸腔积液基本消失,右侧胸腔积液减少。医生综合判断新方案有效,继续下去。副作用是骨关节疼痛和皮肤瘙痒,未作处理,两三天后自行好转。
4.副作用是如何解决的?
①有效的处理和自行缓解的症状:
发烧:一般联合治疗后几天会低烧,在37.2-38℃之间,不需要作任何处理,几天后会渐渐恢复。
皮疹:出现过一两次局部轻微皮疹,用百多邦擦几天就好了。
双脚和脸部浮肿:2020年初妈妈逐渐有浮肿的现象,晨起时尤为严重。眼睑、脸、手脚都有浮肿,脚踝处按下去就是一个浅坑。可能是由于白蛋白过低。医生开了螺内酯和氢氟噻嗪,一天两次,每次各1片。一般一两天之后好转,好转后停药。同时服用蛋白粉,两个月后浮肿缓解,不需要再服用利尿剂。
骨关节疼痛和皮肤瘙痒:每次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后小腿会疼痛两天,穿上厚袜子感觉会好一些。皮肤瘙痒同样会持续两天左右,未做处理,会自行缓解。
脚麻:使用白蛋白紫杉醇后脚麻加剧。医生开了维生素B片,妈妈之前也有服用甲钴胺,有缓解但效果不明显。
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可以服用泥鳅汤、牛尾汤、速愈素、全安素等,效果明显,一年多以来没有再打过升白针,目前白细胞6.19。贫血服用五红汤会有一定效果,但更主要的是将培美曲塞换成白蛋白紫杉醇之后,红细胞马上明显上升,现在已经接近正常值。
呕吐:医生开了盐酸昂丹司琼片,遵医嘱服用(12小时1片),止吐效果很好。
腹泻:服用保济丸通常有效。
便秘:医生开过乳果糖口服液,有效。
②无效的处理和无法缓解的症状:
出虚汗:出虚汗比较严重,是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医生开过玉屏风颗粒,没有效果。西医认为中医才能解决,但妈妈没有喝中药的胃口。
滑膜炎、中耳乳突炎、鼻窦炎等各类炎症:怀疑是免疫治疗引起,但只服用过塞来昔布止痛,没有做过治疗。
肌酐偏高(85-95左右,正常值45-84):医生认为是化疗造成肾损伤,开了尿毒清等护肾的药物,服用了几个疗程,没有效果。
嘴苦和味觉异常、食欲不振:喝了健胃消食口服液,效果不明显。
5.有什么建议要给大家?
①治疗前带患者到牙科做一次检查,需要处理的牙齿要及早处理,防止治疗期间因牙疼影响食欲。而且,万一有骨转移,唑来磷酸等药物使用期间拔牙会增加下颌骨坏死的几率。
②慎防老人摔倒。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病人头晕和手足发麻,脑转移也可能会引起眩晕,会增加老人摔跤的风险。所以走路的时候要注意搀扶老人(尤其是上下台阶和乘坐手扶电梯的时候),洗手间地面的水要及时拖干,给老人买的拖鞋要有防滑功能,晚上睡觉时要打开小夜灯等。
③提醒老人按时服药。老人都比较健忘,可以买一个分格的小药盒,每天放好三餐的药片,这样老人一看就知道有没有按时服药了。
④抽时间陪老人散散步,适当运动可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⑥加强营养,持续关注老人体重的变化。
⑦及时办理异地医保备案,出院结算的时候可以直接扣减医保的费用,具体办理流程可以电话咨询患者医保所在地的医保局。出院时记得提醒医生出具电子诊断证明书和出院小结;记得取走每次复查的影像胶片(如有)。出院后及时复印本次住院的病案,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和各项检查结果。
总结和答疑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人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老年肿瘤指南中对于老年人的定义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并且这个标准自2006年一直沿用至今,进一步依据年龄把老年肿瘤患者分为如下三类:65岁-75岁为低龄老年人,76岁-85岁为老年人,>85岁为高龄老年人[2-4]。因此,老年肺癌患者治疗前需要进行老年评估,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具体年龄、身体状态、营养状态、是否有慢性病、跌倒史、抑郁、认知障碍等综合内容[2]。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1.化疗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有临床获益,对于可以耐受化疗的老年患者,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近代医学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对患者临床表现较明显的症状行针对性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卧床休息等,以便使病人更好的恢复)。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含铂双药治疗优于单药化疗,但需考虑患者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及治疗方案并注意不良反应。
2.靶向治疗
共识推荐:对于老年肺腺癌或是有腺癌成分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驱动基因检测;部分鳞癌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驱动基因检测。
3.免疫治疗
共识推荐:免疫高表达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推荐免疫治疗选单药治疗。
4.抗血管生成治疗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考虑采用与总体人群相似治疗剂量,安全性整体亦大致相似。但在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期间需要对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
5.联合治疗
共识推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有临床获益。但是目前对于≥75岁或者更高龄的老年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双免联合治疗或者免疫联合化疗等治疗模式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最佳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对于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来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探索。
老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1.一线治疗
共识推荐:含铂双药联合方案,PS评分好的老年患者可与年轻人接受同样的剂量,而基础状态差、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首选低剂量含铂方案。
2.二线治疗
共识推荐:对于一线治疗后停药后,可考虑一线方案再挑战或其他二线治疗药物。
3.免疫联合治疗
共识推荐:免疫联合化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但应关注老年人群的基础状态及可能因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小贴士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癌症是一种基因病,老年人患肿瘤的发病率比较高,但是发展趋势、发展进程比较缓慢,不像有些年轻的人所患的肿瘤发展得那样快。因为相对来说,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比较慢,细胞的代谢也常常比较慢。家属或子女急于救治患者的心情科普君可以理解,但也希望大家多关注老年患者的身心特点,积极配合医生,这样才有更大的希望把病治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了疗愈肿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遇见的不同痛楚,觅健倾情推出“2023年觅健肿瘤康复计划”健康日历,让癌症患者能有更专业的疾病知识和康复经验,陪伴每一位癌症患者,从新年的第一天出发,走向康复。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