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癌色变?精准免疫治疗让多发肿瘤患者重燃生活热情
两年前,魏先生(化名)不幸确诊右肺腺癌并颅脑、肾上腺、纵隔及肺门多发转移瘤,失去了手术机会。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全家人陷入了恐慌和无助,经过多方打听,患者和家属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慕名找到了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毕经旺主任。经过精准治疗,魏先生症状明显好转,而近日的复查结果也让魏先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病情重,化疗反应大
患者饱受痛苦抗拒化疗
患者入院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憋气等症状,伴右侧头、面部麻木疼痛、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状态很差。毕经旺主任迅速申请组织医学影像中心、头颈外科、病理科、胸外科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专家们经过讨论,初步认定患者患有肺恶性肿瘤并颅脑、纵隔、肾上腺多发转移瘤,导致呼吸道及头面部神经压迫症状,无手术指证,建议明确病理诊断后行系统综合治疗。根据会诊意见,毕经旺主任团队在明确病理诊断后,为患者制定了化疗方案。
不过,患者身体对化疗反应很大,出现全身乏力、发热、呕吐现象,不到一个月就消瘦了3公斤。"太痛苦了,不考虑化疗了。"魏先生很坚决。
2周后,病情继续发展,肺部肿瘤压迫主支气管,导致患者阻塞性肺炎并肺部感染,肿瘤侵袭肺部血管后出现咯血症状。经过抗感染及介入止血治疗后,患者症状得以逐渐改善。显然,肿瘤治疗迫在眉睫,但要采取什么方式治疗呢?
寻方法,专家再会诊
个体化治疗帮助患者精准抗癌
考虑到患者对化疗耐受差,且对传统化疗产生排斥与抗拒,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毕经旺主任再次组织专家会诊,讨论、调整诊疗方案。恰在此时,患者的PD-L1检测报告结果"出炉",毕经旺主任眼前一亮--高表达(TC81%-90%)检测结果意味着免疫治疗可能会有更高的效果。毕经旺主任带领团队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当前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出了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单药免疫抗肿瘤治疗方案。
2022年初,魏先生第一次应用单药免疫治疗,1周后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等症状明显改善,半个月后头、面部疼痛及麻木明显减轻,1个月后患者所有症状均消失,3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胸部肿瘤消失,这个意外的惊喜让患者对生活又燃起了热情。
截至目前,魏先生已带瘤生存近两年半,平日里喜欢逛公园、看报纸、下象棋,重新回到了往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去了。近日,魏先生又来医院进行定期复查,肿瘤控制良好的复查结果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魏先生的爱人王阿姨感慨万千:原本只盼着他少受些罪,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老魏两年半了状态还这么好。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谈癌色变?精准免疫治疗让多发肿瘤患者重燃生活热情
- HPK1激酶在免疫调控与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女性十大癌症排行榜?第一名是它
- 癌症标志物指标怎么看?带你以专业的角度去看!
- AI能有效识别绝大多数癌症扩散患者
- 全球肿瘤疫苗研发提速 能否成攻克癌症福音
- CAR-T细胞疗法如何重塑B-NHL治疗格局?
- 质子治疗是什么意思质子治疗一次要多长时间
- PI3Kα抑制剂为PIK3CA突变乳腺癌带来精准治疗新选择
- 3大睡眠习惯易患癌:黑白颠倒需警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