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患者肿瘤缩小超30%:PD-1和化疗无效后,AL2846联合TQB2450逆转病情!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左右。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可细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大细胞肺癌等亚型。截止目前,数据显示,非小细胞肺腺癌经过基因检测后,有75%至80%的概率能找到合适的靶向药物,而肺鳞癌则仅有约15%的机会能找到靶向治疗。
在靶向药物不能适用的情况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通常是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如果PD-L1的表达低于50%,则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化疗。然而,治疗过程中,耐药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一旦PD-1和化疗均未能奏效,后续的治疗方案通常较少。针对这一困境,本文介绍一项国内正在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试验中的新药组合为AL2846和TQB2450。
AL2846与TQB2450:新药的潜力
AL2846是一种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c-MET、c-KIT、VEGFR1和RET等多种靶点显著抑制,作用机制与著名靶向药物卡博替尼类似。同时,它对KDR、PDGFRβ和VEGFR3也显示出抑制活性。
而TQB2450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阻止PD-L1与免疫T细胞表面的PD-1及B7.1受体结合,从而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增强免疫应答。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在多种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肾细胞癌等)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协同疗效,这也为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临床结果:联合治疗的有效性
最新研究显示,AL2846联合TQB2450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根据文献调研,这种双药组合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期数据的支持。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31日,共有44名患者加入临床试验,39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得以评估。结果显示,25.6%的患者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72个月,疾病控制率高达94.9%,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54个月。这些数据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已发布,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结语
在癌症治疗的道路上,AL2846联合TQB2450的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期待这些新药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改善治疗效果。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25.6%患者肿瘤缩小超30%:PD-1和化疗无效后,AL2846联合TQB2450逆转病情!
- 胃癌患者吃刚刚好,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可以抗癌!
- 解锁生存密码:外周炎症因子或成为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预后预测因子!
- 牛磺酸与脯氨酸:肺癌生长的双重推动者
- 身上痒竟是肝癌
- 血常规检查暗藏玄机!这些指标异常或与癌症有关
- 染发和癌症,到底有何关系
- 心情真能影响癌症发展?深度解析心态与癌症的关系
- 百万粉丝网红“面筋哥”与肝癌抗争9个月 肝癌发病的原因
- 做饭这些坏习惯,竟是癌症潜在元凶,快来看看你中招没?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