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公布了首款治疗湿疹的JAK 抑制剂乳膏在针对白癜风适应证III期试验中的结果:较基线改善≥75%,有望成为在美上市的首个直接解决再色素沉着问题的药物。这家公司是Incyte。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和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DNA中积累的小突变不太可能是造成衰老的全部原因。他们指出人类细胞和组织可以积累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的突变,而身体却没有显示出与衰老有关的特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的Nature Gene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creased somatic mutation burdens in normal human cells due to defective DNA polymerases”。
利用身体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对抗疾病的免疫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正获得巨大的吸引力。在癌症免疫疗法中,最主要的是一种称为CAR-T的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白血病等血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但是用这种疗法来对抗包括皮肤癌在内的实体瘤已经证明要困难得多。
近日,双一流B类和Nature Index期刊Wat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王铁成教授题为“Inhibited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硫酸酯酶(sulfatase)促进了保护肠道内壁的粘液的降解,从而可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Belinda S. Parker副教授和Brian Abbey教授及其团队发现通过在纳米尺度上修改传统显微镜载玻片的表面,生物结构和细胞会呈现出惊人的色
术,又称脑机融合感知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电极、芯片等外部装置设备代替神经、肌肉等常规中介来实现大脑与外界信息交互的新型通信控制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脑机接口技术不断获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向外界展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
癌症疫苗是癌症免疫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近日,苏州大学药学院药剂系刘密教授领导研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告了一种通用型癌症疫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癌细胞或肿瘤组织全细胞组分通过PLGA纳米粒重新组装成纳米尺度的疫苗,用于预防和免疫治疗各种类型的癌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发现胶质瘤中发生的一种将单个氨基酸从精氨酸转化为组氨酸的IDH1突变(R132H)引发了一系列变化,结果是使它们对免疫刺激疗法敏感,否则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治疗抗性的。这一发现可能对所有胶质瘤患者具有更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种新的小分子疗法有望治疗一种致命的儿童白血病。这种小分子疗法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都对一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非常有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9月29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se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发现胶质瘤中发生的一种将单个氨基酸从精氨酸转化为组氨酸的IDH1突变(R132H)引发了一系列变化,结果是使它们对免疫刺激疗法敏感,否则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治疗抗性的。这一发现可能对所有胶质瘤患者具有更广泛的治疗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9月29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CSF secreted by mutant IDH1 glioma stem cells abolishes myeloid cell immunosuppression and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激活”肿瘤微环境的新方法可能会提高化疗对一种最具侵略性的称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的胰腺癌的疗效。具体而言,在临床前模型中,他们可以通过降低称为基质(stroma)的结缔组织的硬度和密度来增强这种癌症对化疗的反应,并将癌症扩散减少多达50%。这项研究为一项将评估这种治疗方法对PDAC患者是否有效的临床试验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9月29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ravital imaging technology guides FAK-mediated p
说到癌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致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癌症致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实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比如,皮肤之类的非重要器官出现癌症,为什么会置人于死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大约占据了全球女性癌症病例数的23%。总体来说,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因为许多类型的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或黄体酮较为敏感,可以有对应的疗法。
作者:刘淑静、李晨硕 中医药海外创新发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抓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龙头企业加速海外布局等推动下,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迎来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发展局面,成为重塑世界主流医学体系的重要支撑,同时也面临如何接轨国际标准、打破政策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挑战,虽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01 大势所趋:国家战略推动全方位局面打开 1、顶层设计持续部署提升中医药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国际化持续被列入国家相关规划,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同年10月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以双边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产前人类胎儿骨髓中的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如何发育进行了首次全面分析,发现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许多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类型产生于发育中的骨髓,包括阻止细菌感染的关键白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9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lood and immune development in human fetal bone marrow and Down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