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2024 ESMO)于9月13日至9月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来自全球肿瘤领域的学者共聚一堂、分享肿瘤诊疗的新研究进展。本届会议上,HERA试验新结果公布,本次探索性分析评估了增加卵巢功能抑制(OFS)对绝经前早期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
心、肝、脾、胃等器官,在体内左右颠倒,这种“天选之子”,发现率在百万分之一,被称为“镜面人”。近日,湖北石首市小伙小陈(化姓),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就是一名“镜面人”,而肺上感染难治愈,与“镜面人”的身份有着直接的关联。好在,经过专家努力,目前,小陈的肺上感染已得到控制。
陆舜团队发布肺癌临床研究成果:奥希替尼为不可切除肺癌患者死亡风险降低8成
5年生存率近87%!NEJM:治疗“最毒”乳腺癌,新辅助免疫联合方案最终数据揭晓
在癌症放疗中,残留肿瘤常常因为获得性抗辐射性而面临复发和转移的高风险,这使得放疗效果大打折扣,也为再次辐射治疗带来困难。然而,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放疗增敏策略——基于“铜死亡“(Cuproptosis)的纳米胶囊技术,为应对放疗抗药性提供了潜在的突破口。
中医理论中,将食用后会导致患病、病情加重或旧疾复发的食物称为发物。发物本身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需要区分对待,不能以偏概全。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赵方园)在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的突破中,CAR-T疗法以其对血液恶性肿瘤,尤其是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显著效果,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前沿治疗手段。然而,尽管CAR-T治疗在B-ALL中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完全缓解率,其后续的复发问题以及治疗方案的个体差异仍然给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层管理和靶向治疗,成为了专家们研究的重点。
“冰火消融”摧毁肿瘤,长征医院多模态消融治疗给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统是如何促进肿瘤生长的,为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见解。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9月15日至9月2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各地集中开展,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多位专家近日呼吁,约60%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但我国肿瘤患者放疗比例远未达标,应关注被忽视的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尤其是中晚期治疗中采取综合治疗手段,莫把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最后一站。
晚期肝癌双免疫治疗III期临床发布最新成果
9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最新公示,贝达药业(36.230,-1.22,-3.26%)申报的CFT8919胶囊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携带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贝达药业与C4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的一种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变构BiDAC?(双功能蛋白)降解剂。
誉衡生物CXCR4拮抗剂癌症新药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
在生活工作中,人们已能感受到生成式AI的强大。但除了覆盖到日常生活,还有一类领域也正在被AI模型悄悄改变——医学中的癌症诊断。
9月18日电(记者钱铮)日本京都大学日前报告,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种巨噬细胞会减少,乳腺癌细胞得以躲过人体的免疫系统监视。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期刊《E生物医学》上。
确诊癌症已扩散!浙江女子身体一直在报警:太善于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