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中的筷子、案板使用时间过长产生各种霉菌,如果被霉菌感染致病,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轻者会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学类型,好发于50-70岁,是一组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异质性的疾病,目前DLBCL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近期,西达本胺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MYC和BCL2阳性初治DLBCL患者的治疗,其多项相关研究展现了西达本胺在DLBCL领域的治疗潜力。
2024年第29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将于6月13-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重大国际会议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一起分享探讨有关血液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开创CLL靶向治疗时代的伊布替尼(Ibr)在本次EHA会议有多篇重磅研究报道。迄今为止所有靶向治疗CLL的最长随访研究Resonate-2,其10年随访结果证明了Ibr单药治疗在既往未经治疗(含高危)的患者中持续的OS获益。另一项汇总研究分析显示,在1L接受Ibr治疗的CLL患者无论年龄,其总生存与年龄匹配的欧洲正常人群一致。同时Ibr灵活的剂量调整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
众所周知,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属于晚期肿瘤,治疗棘手,预后极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4%,临床治疗上存在巨大且未满足的需求。中国FRESCO和全球FRESCO-2两项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已经一致性地验证了分子靶向药物呋喹替尼治疗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鉴于此,呋喹替尼陆续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应用。与新药注册时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其十分严格的入组标准不同,真实世界研究(RWS)更加贴合临床实际,可以进一步获得药物获益-风险的可靠证据。
惰性淋巴瘤是一组临床进展相对缓慢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新诊断的惰性淋巴瘤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BTK抑制剂等新药的面世后,惰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获得显著提升,但仍面临重重挑战。针对当下的诊疗痛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成立了全国惰性淋巴瘤专科门诊,探索诊疗新模式。
所谓“省”出来的, 应该是指有的人生活中过度节俭,不舍得花钱,或者怕麻烦,图省事,或者懒得动,图省力,由此可能增加得癌症的风险。很显然,“省”的本质其实是相关的一些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加癌症风险。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多发于老年。蛋白酶体抑制剂(PI)已成为MM治疗的基石药物,以PI为基础的持续治疗方案可为MM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伊沙佐米作为口服PI,在MM治疗中具有疗效可观、耐受性良好、停药率低的优势,可作为持续治疗的优选。由于口服药物方便,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伊沙佐米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与临床试验接近,显示出更为实用的优势。
“癌症晚期”这四个字,对患者和家属而言岂是一个“绝望痛苦”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即便是医生,在亲人身患晚期癌症时,也会面临“治或不治”这样的两难抉择。
在肿瘤治疗的发展中,新兴治疗技术如靶向和免疫疗法的应用,伴随着更细致的患者分型,已大幅提升了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尽管如此,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仍然显著,有些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治疗反应,实现了长期生存,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病情恶化或多轮治疗失败。
癌症患者可以通过减少营养摄入来“饿死”癌细胞,这是不科学的。虽然说癌症确实是需要消耗很多的营养,但是通过限制营养摄入的方式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这种方式是错误的。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营养不良,反而会影响到正常细胞的功能,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甚至还会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大类。其中,碘摄入过量和乳头状癌有关;碘摄入过少,则会增加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的患病风险。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地质学上常用的工具,来探测癌症的“原子指纹”。新发现可为研究癌症的生长和扩散提供新策略,并有望在未来成为发现体内早期癌症的新方法。相关论文近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很多人并不知道,常规的体检并不等同于防癌检查。常规的体检通常只包括一些基本的检查项目,这些检查虽然可以反映身体的一些基本情况,但并不能发现所有的疾病,尤其是早期癌症。
虽然长时间冷冻的肉类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不正确的储存方法确实可能影响肉类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科学的储存和处理不仅是维护食品品质的基础,也是保障家庭健康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准则,确保每一餐都是安全、健康的。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仍不可治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是新诊断MM(NDMM)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生存获益有限。随着新药的发展,特别是CD38单抗的出现,MM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获益,基于CD38单抗的多药联合方案也在不断探索中。
消化系统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新发布的全国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在我国发病数和死亡数位列前茅的恶性肿瘤中,肝胆胰癌、胃肠和食管癌占据了 “大半壁江山”。近年来,新型免疫疗法给全球和中国的消化系统肿瘤治疗带来重大突破,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