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卵巢癌在人体内生长和进化的分子机制。这篇题为“Multi-omic analysis of subtype evolution and heterogeneity in 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的研究报告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意义,文章中研究人员提出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肿瘤发生过程的见解,以及这些思路对开发癌症亚型靶向性疗法的实际意义。
基石药业近日宣布,评估抗PD-L1单抗CS1001注射液(以下简称“CS1001”)联合化疗一线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CS1001-302,在计划的期中分析中,经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评估,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研究终点,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意义。与安慰剂+化疗相比,CS1001+化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0%。
Kazia Therapeutics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学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创新的抗癌药物。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paxalisib(原GDC-0084)治疗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DIPG)的罕见儿科疾病资格(RPDD)。这是一种罕见和高度侵袭性的儿童恶性肿瘤,极度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致死率极高。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3日,一篇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上的研究显示,科学家首次
在过去的50年里,科学家们利用人造的、合成的核苷类似物来开发药物,用于治疗涉及细胞分裂和/或受感染细胞中病毒增殖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肝炎、单纯疱疹、HIV和癌症。
在过去的50年里,科学家们利用人造的、合成的核苷类似物来开发药物,用于治疗涉及细胞分裂和/或受感染细胞中病毒增殖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肝炎、单纯疱疹、HIV和癌症。
在过去的50年里,科学家们利用人造的、合成的核苷类似物来开发药物,用于治疗涉及细胞分裂和/或受感染细胞中病毒增殖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肝炎、单纯疱疹、HIV和癌症。
根据最近发表在《OncoImmun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Karolinska研究所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表明新型免疫疗法对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显著的效果。 James Allison和Tasuko Honjo因开发肿瘤免疫治疗而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但是,大多数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效果不佳。
信达生物制药(Innovent Biologics)与礼来制药(Eli Lilly)近日联合宣布,在2020年第21届世界肺癌大会(IASLC WCLC)线上主题论坛(Virtual Presidential Symposium)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ORIENT-11研究期中分析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价双方共同开发的创新PD-1抑制剂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和铂类化疗一线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
胃癌是全球第三大引发人群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大约有超过100万新发病例,而且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胃癌,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很难对胃癌的腹膜转移进行早期诊断。肿
根据最近发表在《OncoImmun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Karolinska研究所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表明新型免疫疗法对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显著的效果。
肺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超过7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0万例。在美国,每年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数,甚至高于另外三种最高发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肺腺癌是肺癌中最主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一半,其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当地时间8月6日,罗氏公布了PD-L1抑制剂Tecentriq与紫杉醇(化学疗法)联用,一线治疗PD-L1阳性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IMpassion131的数据。结果显示,研究未达到了主要终点,与紫杉醇+安慰剂相比,Tecentriq+紫杉醇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改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数据也呈负趋势。
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近日公布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 NSCLC)III期临床研究(ONO-4538-52/TASUKI-52)的阳性顶线结果。结果显示,Opdivo+贝伐单抗+化疗联合用药方案具有显著疗效,显著延长了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威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WFIRM)的科学家们成功制备了人类结直肠癌的微型类器官,以更好地了解肿瘤在其自然微环境中如何生长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这项新研究是第一个在实验室模型中复制对天然肿瘤组织的观察并在全身生理学背景下对其进行验证的研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桑格学院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肿瘤或能通过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