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癌细胞转移是目前癌症治疗中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拿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为例,针对早期阶段的原发肿瘤,过去四十年里发展的多种诊疗手段已让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然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目前的5年生存率还只有27%。毫无疑问,为控制癌症转移开发新疗法,对患者至关重要。
月24日,亚盛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在研原创1类新药APG-1387日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物审评中心(CDE)批准,将在中国开展其联合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Ib/II期临床研究。
25日,葛兰素史克(GSK)公司宣布,美国FDA已经接受该公司为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niraparib,英文商品名Zejula)递交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这一申请寻求使用尼拉帕利作为维持疗法,一线治疗对铂基化疗产生响应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无需考虑这些患者的生物标志物状态。FDA将使用实时肿瘤学审评(RTOR)试点项目对这一申请进行评估,有望尽早完成对这一申请的审评。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决定哪些纳米颗粒进入实体肿瘤的是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这一发现颠覆了之前在癌症纳米医学领域的想法,并为更有效的纳米治疗指明了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免疫疗法显示出治疗癌症的巨大希望。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仅对少部分癌症患者(约20%)有效。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动员免疫系统破坏肿瘤的新方法。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神秘的遗传物质可以抑制皮肤癌细胞的扩散,但随着它们的成熟,这种物质往往会丢失。这项新研究近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通常,DNA被转化成RNA,然后转化成具有细胞功能的蛋白质。虽然大多数RNA是线性分子,但当它们的末端循环并附着时,有些会形成圆圈。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决定哪些纳米颗粒进入实体肿瘤的是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这一发现颠覆了之前在癌症纳米医学领域的想法,并为更有效的纳米治疗指明了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免疫疗法显示出治疗癌症的巨大希望。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仅对少部分癌症患者(约20%)有效。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动员免疫系统破坏肿瘤的新方法。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神秘的遗传物质可以抑制皮肤癌细胞的扩散,但随着它们的成熟,这种物质往往会丢失。这项新研究近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通常,DNA被转化成RNA,然后转化成具有细胞功能的蛋白质。虽然大多数RNA是线性分子,但当它们的末端循环并附着时,有些会形成圆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琼森综合癌症中心成员Yvonne Chen对诸如T细胞之类的免疫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得它们攻击最会躲避的敌人:癌症。新的癌症免疫疗法产生的免疫细胞可以有效杀死血液癌症,但是却很难杀死实体瘤。她正在设计让免疫细胞“打败”实体瘤的方法。她于2020年2月18日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举办的第64届生物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她的研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肾癌最常见形式---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的肾癌干细胞。他们在这种疾病的三种模型中找到了一种阻止肿瘤生长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hibiting WNT and NOTCH in renal cancer stem cell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uman patients”。论文通讯作者为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Walter Birchmeier教授。论文第一作者为Birchmeier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Annika Fendler博士。
天士力合作伙伴Transgene是一家设计和开发病毒免疫疗法治疗实体肿瘤的法国生物技术公司,利用病毒载体技术间接或直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溶瘤病毒疗法TG6002治疗肝转移结直肠癌的I/IIa期临床研究已成功对首例患者进行了给药治疗。该研究目前正在英国开展,评估通过肝内动脉(IHA)灌注给药TG6002与口服5-FC联合应用治疗不可切除性肝转移(CRLM)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5-FC是一种无细胞毒前药,可转化为5-Fu,后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癌症化疗药物。
2月22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公司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批准其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治疗无法切除的晚期/复发性食管癌患者,这些患者在化疗后疾病依然进展。这是Opdivo首次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也是首款在日本被批准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癌症免疫疗法。
2月21日,来自 Wellcome Sanger 研究所、纽卡斯尔大学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绘制了人类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胸腺细胞图谱,以了解胸腺组织是如何发育和生成被称作T细胞的重要免疫细胞的 [1]。
罗氏(Roche)控股的日本药企中外制药(Chugai)近日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批准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治疗ROS1融合阳性、不可切除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ROS1融合基因是由于染色体易位而使ROS1基因与其他基因(CD74等)融合而成的一种异常基因,由ROS1融合基因表达出的ROS1融合激酶被认为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ROS1融合基因在1-2%的NSCLC患者中被发现,在腺癌中比例较高。
胶质瘤(Glioblastoma, GB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以往的研究报道83%原发性胶质瘤携带端粒酶基因(TERT)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Killela PJ, et al.PNAS 2013, PMID: 23530248),该突变重新激活端粒酶基因表达,驱动肿瘤的恶性进展,精准修正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是治疗胶质瘤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