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王吉刚教授:物换星移,BV引领潮流:为进一步提升cHL治愈率...

    近20年来,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而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挽救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复发/难治性(R/R)cHL患者的标准治疗,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CD30靶向抗体偶联药物BV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药物相继出现,进一步丰富了R/R cHL患者的治疗选择。

  • 覆盖胰腺癌的“交叉火力”!CROSSFIRE研究初探局晚期胰...

    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侵袭性肿瘤,胰腺导管腺癌的预后不佳,5年总生存(OS)率仅约10%。由于广泛的血管侵袭等原因,局部晚期胰腺癌通常被认为不可手术切除,仅能通过姑息性化疗适度改善患者生存。NCCN等现行指南建议,此类患者行FOLFIRINOX或基于吉西他滨的诱导化疗,序贯放化疗或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可在某些情况下改善生存获益。

  • 田辉教授:蓄势待发,ESCORT-NEO研究或改变未来局晚期...

    为传递食管癌免疫治疗新理念,实现科研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耀新生·愈食光”栏目组特别策划ESCORT-NEO/NCCES01研究PI专访系列活动,本期诚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胸外科资深专家田辉教授作为访谈嘉宾,对参与ESCORT-NEO/NCCES01研究的背景与初衷、ESCORT-NEO研究结果、局晚期围术期未来发展和山东省食管癌防治工作等话题进行分享。栏目将以访谈为依托,以笔墨为媒介,开启食管癌围术期治疗新篇章。

  • 肿瘤药物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免疫治疗,在2023年乳腺癌...

    继化疗、靶向治疗后,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另一种“革命性”疗法,让更多肿瘤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随着免疫治疗在乳腺癌领域探索的不断深入,新进展、新成果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本文概述了2023年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的一些新进展,探讨这些免疫新疗法的潜力和现状。

  • 肺癌年轻化的原因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二区副主任王建介绍,肺癌的年轻化趋势实际上与生活环境和一些不良习惯是相关的。众所周知,近年来生活环境因素,包括污染和电离辐射等,都变得非常严重。

  • 癌症不好治,可能是它们在捣乱!今日《细胞》揭秘肿瘤里的隐秘世...

    在我们体内,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构成了人体复杂的微生物组。这些主要生活在肠道的细菌,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与免疫系统合作抵抗病原体……现在,微生物组与癌症发生、治疗之间的关系受到大量关注。

  • 肿瘤患者能吃发物吗?喝汤能补充营养吗……这本书里可能有答案

    9日,癌症患者康复指南《抗癌日常 康复有方》在渝发布,据悉,该书以解决癌症患者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整理解答了癌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关心的296个问题。该书也是重庆本地出版的首部癌症患者康复指南,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 FDA加速批准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

    2024年4月5日,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德曲妥珠单抗应用于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且无可选替代治疗选择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IHC 3+)实体瘤成人患者。该批准主要基于三项多中心临床研究(DESTINY-PanTumor02、DESTINY-Lung01和DESTINY-CRC02)。

  • 郭军教授:特瑞普利单抗开创中国晚期RCC一线靶免联合新时代

    2024年4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远处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患者一线治疗,填补了中国晚期肾癌领域一线免疫治疗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值此时机,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一起探讨特瑞普利单抗的获批对中国晚期肾癌治疗的影响。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替代终点

    作为多学科诊疗的重要“试验田”,可切除直肠癌从综合治疗模式中获益良多——术前行短程放疗(SCRT)或基于氟尿嘧啶(5-FU)的放化疗(CRT),序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模式已被证实可显著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在此基础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多种放疗模式(SCRT和CRT)和化疗模式(诱导化疗、同步化疗和巩固化疗)的应用以及非手术治疗(NOM)理念的普及为可切除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这些新治疗策略的疗效需要合适的临床试验通过可靠的研究终点进行评估。

  • 国际权威机构发布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新状况

    根据法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刊发新研究报告:全球范围内,2022年有近 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以及970万人死于癌症疾病。

  •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初探新型单抗治疗MM伴1q21+更优解

    不同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的发生和累积增加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不良结局的风险。1q21+是MM常见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缩短以及耐药的发生增加。

  • 癌症不可怕,预防为主:恩次方为您解读癌症防治知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防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增强公众对癌症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恩次方全民防癌中心积极响应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倡导科学防癌,助力全民健康。

  • 神经胶质瘤治疗中的新视角:替莫唑胺与GINS2合用提高敏感性

    一项备受瞩目的研究揭示了GINS2在胶质瘤治疗中的新作用——通过EGR1/ECT2轴调节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替莫唑胺作为胶质瘤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尽管包含TMZ的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临床反应率,但部分患者仍不可避免地面临较差的治疗结果或疾病复发的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强烈的DNA损伤反应(DDR)使得神经胶质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所致。因此,深入探究影响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机制,对于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睡觉打呼意查出血癌!专家提醒这么做很关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异质性的侵袭类淋巴瘤,也是常见的一种淋巴瘤亚型,好发于中老年患者。

  • 子宫生病的第一信号就是异常出血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摇篮。它富含血管,通过胎盘为宝宝传递充足的营养;它强大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表现出惊人潜力,在妊娠期间充分拉伸,为宝宝提供足够大的生存环境。足月时,子宫的体积可较非孕时增加数百倍,重量也可随之增加近20倍。可见,说孕育生命是子宫的伟大壮举毫不为过。

  • 记录总数:8526 | 页数:533  <...383940414243444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