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神药”PD-1致死性副作用:一文全汇总
随着O药、K药以及国产药的上市,国内使用PD-1抗体抗癌的病友越来越多。我们也不断接获各地病友报告的好消息:用药2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PD-1赠药政策不断落实、深圳等地开始考虑将PD-1抗体纳入医保……
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科普肿瘤免疫治疗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咚咚肿瘤科从2014年以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倡导科学理性地对待肿瘤免疫治疗。在它的低谷期(比如魏则西事件之后),我们继续为PD-1抗体等靠谱的免疫治疗鼓而呼,在它的高潮期(201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正式在国内上市),我们要来做一波“风险警示”——是药三分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是间或也有致死性副作用的发生,不得不防,警钟长鸣、居安思危,才是“驶得万年船”。
1、免疫相关致死性副作用都有哪些?
主要是PD-1/PD-L1抗体、CTLA-4抗体导致的重要器官的免疫性炎症,如免疫性肠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肾炎、免疫性垂体炎、免疫性肌炎、免疫性神经系统炎症(主要是免疫性脑炎和重症肌无力)等。根据欧美国家在过去三四年里的统计,按照累计报道的死亡人数排序,如下5种免疫性炎症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免疫性肠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神经系统炎症。过去三四年里,不完全统计,分别有超过数百人死于上述5种免疫性炎症。
2、免疫相关致死性副作用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如何?
JAMAoncology杂志报道的一项荟萃分析,从31059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且发生明显副作用的患者(没有明显副作用的患者,一般不会主动汇报,因此系统里难以查询),发现了613名致死性副作用的案例,其概率大约为1.9%;由于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导致明显副作用的发生率大约在20%-50%之间。因此,接受这类药物后,发生致死性副作用的概率,大致在0.4%-0.8%之间——一千个接受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病友中,会有个位数的致死性案例发生。事实上,一项汇总了国际7家中心3545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病友数据的研究提示,致死性副作用总的发生率为0.59%,和上述估计在同一个区间里。
不过,不同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不一样。CTLA-4抗体导致的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率大约是1.08%,PD-1/PD-L1抗体导致的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率大约是0.3%-0.4%,CTLA-4抗体联合PD-1抗体导致的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率大约是1.23%。
在所有致死性副作用中,心肌炎是病死率最高的一种。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提示:PD-1抗体单药使用导致的免疫性心脏炎症发生率约为万分之六;而PD-1抗体和CTLA-4抗体联合使用,这一比例将上升到千分之三左右,一旦发生严重的心肌炎,病死率接近50%。
3、免疫相关致死性副作用有什么规律?
由于致死性副作用发生率很低,目前学术界对其规律还掌握的不是特别充分。这里给大家分享几点初步的规律。
1)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发生致死性副作用的病人,一般都发生在用药后较短的时间内。大规模汇总分析提示:从打第一针到开始出现致死性副作用相关的症状,中位时间为15-40天;从出现相关症状到患者死亡,中位时间为32天。言外之意,大多数病友如果用药三四个月后还没啥问题,应该基本是安全了。但是,也有例外情况。
2)总体而言,PD-1/PD-L1抗体发生致死性副作用的概率,低于CTLA-4抗体,低于两者联用。这一点几乎是共识了,不多解释。
3)治疗上,目前主流的方案还是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目前的难点,是如何在症状出现的早期,就快速而准确地诊断这些严重的副作用,及时予以干预。一般而言,使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一旦出现一些普通的、常见的副作用,如皮疹、甲亢、甲减等,就要格外注意观察和排除,是不是还合并其他复杂的、可能致命的副作用。因为,一般而言,副作用是全身多器官累及的。一个地方出了毛病,很可能其他地方也会出点问题,小心谨慎总是好的。
参考文献:
1.FatalToxicEffectsAssociatedWith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AMAOncol.doi:10.1001/jamaoncol.2018.3923
2.JohnsonDB,BalkoJM,ComptonML,etal.Fulminantmyocarditiswithcombinationimmunecheckpointblockade.NEnglJMed.2016;375(18):1749-1755
3.MoslehiJJ,SalemJE,SosmanJA,Lebrun-VignesB,JohnsonDB.Increasedreportingoffatal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associatedmyocarditis.Lancet.2018;391(10124):933
文章源自咚咚癌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 儿童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预后好吗?
- 乳腺癌吃复方斑蝥胶囊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 靶向药凯美纳效果好不好
- 西黄胶囊脓肿可以服用吗
- Nat Methods:新方法帮助科学家“听见”癌细胞
- 抗癌药五海瘿瘤丸治疗乳核的作用是什么呢
- 升血调元汤的功效有哪些?怎么服用?
- 癌症药物来曲唑片长期服用有不良反应吗
- 肿瘤患者使用高聚生能改善睡眠吗
- 肿瘤药物康艾扶正胶囊服用禁忌
- 肿瘤贴膏药
- 防控胃癌,从远离不良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健康体检开始
- 夜班、压力、肠道失调——大肠癌恶化的幕后黑手
- 生血丸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 鸦胆子油软胶囊治疗肝癌有功效吗
- 放化疗期间吃艾康宝会不会引起呕吐
-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多少为一个疗程?
- 肿瘤用药胃复春片治什么病
- 吃鸦胆子油软胶囊有清淡感是副作用吗
- 还在找抗癌饮食?你该养成这些习惯!
您的浏览历史
- 无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