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晴雨表”:深度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的秘密!
“大夫,帮我看一下这几张化验单……”
“大夫,这张化验单上有很多箭头,能打化疗么……“
“大夫,我上周做了放疗,这个指标更差了,怎么回事……”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咨询各种化验单、检查报告相关问题的病友,有的只是小困惑,有的却是大纠结;有的是小问题,有的却蕴含杀机……
为了帮助咚友们更好地理解化验单和检查报告上的“天书”,更早地发现真正重要的异常情况,更心安理得地无视化验单上数字的“起起落落”、箭头的“上上下下”,咚咚将为大家讲解“化验单背后的故事”。
今天这一期带大家解读最常见、最简单的一张化验单:血常规(有时候,也被称为:“全血细胞分析”),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项检查,化验单大概长这样:
血常规上虽然有二十多个项目,报告单箭头上上下下不少,基本都是正常,各个指标都有特定指向,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肿瘤患者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有4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
血常规这张单子,说白了就是数一数从血管里抽出去的血里面,各种血细胞到底有几个,占多大的比例,是一个小学数数题(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血细胞主要分为三大类: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而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携带氧气,这部分功能由“血红蛋白”代替了,白细胞又分很多亚类,其中“中性粒细胞”最重要;因此,精简以后,只要关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这4项就行了。
1.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白细胞就是血液里面的免疫细胞,负责对抗入侵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当然也有一定的抗肿瘤功能。白细胞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这几类细胞的比例,在化验单上都有,大家可以找一找);其中,中性粒细胞最重要。因此,看血常规的化验单,首先要看的就是白细胞(上图化验单中的第1项)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上图化验单中的第7项)。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如果低了,多见于打了化疗、做了放疗或者吃了某种骨髓抑制很重的靶向药(比如帕博西林等)的病人,这类细胞是预防感染的,它们低了,大概就是你们所谓的“免疫力低了“;因此,要打一类称为“升白针”(长效的:津优力等;短效的:瑞白等)的东西,发动骨髓拼命生产这类细胞,赶紧补充上来……
咚咚遇到过好几位”心很大“的病友,白细胞都跌的只剩零点几了(正常值4-10),还在那里优哉游哉,不当回事,然后偶然淋了一场雨或者晚上多吃了一只虾,结果发生严重的感染,送到ICU抢救……医生在出院医嘱里写“每周复查2-3次血常规”,每一个字都是一条命,除非特殊情况,我们建议:白细胞至少要高于3以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至少要高于1.5以上,切记,切记!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如果高了,一般意味着可能有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当然,这个并不绝对,有很多的反例:吃激素的病人,有可能高;前两天刚刚打了升白针的病人,有可能高;体内有非感染性炎症的病人,有可能高。总之,如果仅高一点,一般不用慌张,动态观察意义更大。如果高的离谱,比如都几百了,可能要怀疑白血病了(咚咚之前就遇到过,儿童患者,白细胞几百多,抽血做涂片,基本判断是白血病的案例;当然,诊断白血病,最终要靠抽骨髓做涂片)。
2.血红蛋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低了就是贫血,越低越代表贫血严重。
一般而言:血红蛋白高于90的,没啥大事;低于60的,除非特殊情况不适合输血,一般要输血了;60-90之间的,酌情安排(大多数医院,70以下合并有一些基础病,尤其是心脏病的,也会同意输血;70-90之前,一般用点铁剂、维生素B或者补血的中药之类的,大多也能恢复过来)。
血红蛋白低了是贫血,脑洞大开的患者会问:血红蛋白高了怎么办?首先,这样的病人很少。90%的肿瘤病人都在烦恼自己贫血,你倒好,担心自己血红蛋白太多?!不过,真有极少数病人,血红蛋白非常高的,咚咚见过最高的有240+——这类病人要警惕一种罕见的血液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也是一种血癌,不过发生率太低,从略。
3.血小板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用于抵御外敌和内奸作乱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太低了容易出血、太高了容易长血栓。
血小板正常值的下界是100,血小板降低也是分等级的:尚高于75以上,应该是没事的;高于50以上,其实都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低于50,推荐打“升血小板“的针,比如特比奥等;低于20,一般要输血小板了——万一,脑出血或者消化道或者肺出血,没有充足的血小板来止血,那可是要闹出人命的,要当心!
血小板正常值的上界是300,一般400-500以内的,还是安全的;高于500的,要警惕血栓了,尤其是脑血栓和心血管血栓,肿瘤病人本来就是高凝状态,如果再合并血小板升高,要注意排查可能的原因(用了激素了?把脾切掉了?全身脱水了?……),如果实在找不出原因的,可以酌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有出血史、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要格外当心)。
希望今天关于血常规的知识,能够让大家更科学的认识它,下一次,咚咚会给大家解读一下“肝功能”,敬请期待。
文章源自咚咚癌友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