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来中国内地首批胶质母细胞瘤电场治疗 靶向药发力更待何时?
5月13日,再鼎医药与Novocure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其肿瘤电场治疗Optune(中文商品名:爱普盾?)的上市申请,与替莫唑胺联用治疗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以及作为单一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爱普盾?是通过将特定电场传递到特定肿瘤区域的一种非侵入式的、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以治疗GBM的创新疗法,而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且爱普盾?是15年来中国内地首个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法。
2017年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约有80,000人被诊断患有原发性脑肿瘤,其中约1/3为恶性,近17,000人死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已经超过白血病成为青少年最致命的肿瘤;而脑胶质瘤,是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原发性颅脑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70%以上。
图1 胶瘤相关特征及流行病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2017-National Brain Tumor Association&CERN Foundation)
药物靶标——IDH成重要开发方向
在爱普盾?获批之前,靶向药物领域最为值得关注的当属该肿瘤重要标记物IDH及其抑制剂的进展。
IDH主要包括NADP依赖型的IDH1和IDH2及NAD依赖型的IDH3。主要功能是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异柠檬酸转变为α-酮戊二酸(KG),同时产生NAD(P)H。IDH1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和过氧化物酶体,参与脂类代谢等。IDH2和IDH3均位于线粒体中参与三羧酸循环,IDH2可能在保持线粒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和对氧化损伤进行应答中起作用。IDH3还原NAD为NADH,IDH1和IDH2将NADP还原为NADPH。
在胶质瘤中最常见的是IDH1和IDH2基因突变,目前还未发现IDH3突变。IDH1和IDH2基因突变多发生于年轻胶质瘤患者,且预后较好。IDHs突变在胶质瘤中普遍存在,主要发生在II级(弥散性星形胶质瘤突变率为75%)、III级的胶质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的突变率为66%);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其突变率可达76%,而原发性只有5%的突变率。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来信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