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生物递交1类新药上市申请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来源:药明康德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海特生物在中国递交了1类生物新药“注射用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以下简称CPT)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根据海特生物公告,这是一款重组蛋白类靶向抗肿瘤新药,拟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本次注册申请的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
据公告介绍,CPT(CircularlyPermutedTRAIL)由海特生物参股子公司北京沙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针对TRAIL的死亡受体4和死亡受体5靶点,是全球首个完成多发性骨髓瘤3期临床试验的同靶点促凋亡激动剂。目前同靶点药物海内外均无上市。
据悉,CPT是通过对TRAIL蛋白结构的分析,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获得的TRAIL的环化变构体。与TRAIL相比,CPT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更强的受体结合力、更长的半衰期以及更好的稳定性。
此前,CPT已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预期研究结果。这是一项比较CPT或安慰剂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TD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CPT-MM301项目)。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牵头,在中国30多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共完成417例复发或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
数据显示,主要疗效终点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次要终点指标总生存期(OS)、总体反应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试验组均表现出显著获益。其中,试验组中位PFS比对照组显著延长约77%,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约38%;试验组中位OS比对照组显著延长约5个月,存活时间约延长30%;试验组的ORR明显优于对照组(30.4%vs13.7%,P=0.0002)。次要终点指标如缓解维持时间(DOR)也表现出与上述指标相一致的改善。
在安全性方面,CPT治疗骨髓瘤的耐受性良好,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的总体发生率,及导致终止治疗、停用试验药物、调整药物剂量、转归为死亡的TEAE等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值得关注的是,在现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中所见的严重血液学毒性、神经毒性、肾脏毒性、心脏毒性、继发性肿瘤等,尚未在CPT治疗中发现明确的相关证据。这对本就有血液学异常及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优势。
根据海特生物早前发布的公告,在相对更晚期和更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人群中,CPT联合TD方案表现出明确的疗效和总体良好的安全性,从风险获益、临床未满足的需求、独特的药物靶点以及联合用药的可及性等角度综合分析,CPT有望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开辟一个全新的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