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疗效好?数据显示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OS和PFS更优
一些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与患者的临床获益相关已在黑色素瘤中被证实。而肝细胞癌患者不良事件与药物疗效方面的研究也多次被报道,但大多数样本量较小且缺少统计学差异。
在本月马德里进行的第16届肝癌国际大会上,一篇回顾性研究调查了真实世界中使用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珠单抗(A+B)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发展是否与接受治疗的生存率改善相关。结果表明在真实世界中,接受A+B治疗的患者,发生高血压和蛋白尿与OS和PFS显著改善相关。
01、任何级别AE与OS和PFS改善相关
该实验选取2019年至2021年间来自欧洲(n=111,26%)、美国(n=86,20%)和亚洲(n=236,54%)的433例患者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根据CTCAEv5.0分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数据,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将TRAEs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联。
其中大多数患者为男性(n=368,85%),根据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纳入的BCLCC期患者最多(n=308,71%)。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病毒性肝炎(n=265,61%),其中HBV患者占大多数(n=155)。肝功能分级Child-Pugh(CP)A为335例(77%),B为90例(21%),C为8例(2%)。
307例患者报告有任何级别的TRAE(n=71%),而(G)3-5级的有85例(20%)。发生与阿替利珠单抗(atezo)相关的任何级别的AE和G3-5的患者分别有221例(51%)和30例(7%);而与贝伐珠单抗(beva)相关的任何级别的AE和G3-5分别有210例(48%)和60例(14%)。
剔除55名一线以外治疗的患者和CP-C患者,整个队列的中位OS为14.7个月(95%CI,13.2-16.2),而CP-A和CP-B的中位OS分别为15.7个月(95%CI,13.8-17.6)和6.5个月(95%CI,5.7-7.3)。
整体中位PFS为5.8个月(95%CI,4.6-6.9),CP-A为6.7个月(95%CI,5.3-8.1),CP-B为3.2个月(95%CI,2.7-3.7)。
OS
根据基线临床特征进行调整后,与没有任何TRAE的患者相比,发生任何级别atezo相关AE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中位OS(HR=0.61[95%CI,0.39-0.95];p=0.028),与beva相关的任何级别AE的患者同样获得了更好中位OS(HR=0.63[95%CI,0.43-0.94];p=0.025)。OS与3-5级atezo相关的AEs和3-5级beva相关的AEs之间未见相互作用。
PFS
同样,发生任何级别atezo相关AE(HR=0.53[95%CI,0.38-0.75],p<0.001)和任何级别beva相关AE(HR=0.61[95%CI,0.45-0.81],p<0.001)的患者PFS均有所改善。
有趣的是,在与beva相关的AE中,高血压和蛋白尿与改善OS和PFS相关,但与血栓或出血事件无关。
任何级别的AE
接受贝伐珠单抗并有任何级别AE的患者PFS的HR如下:
高血压:0.64(95%CI,0.42-0.96;P=0.033)
蛋白尿:0.57(95%CI,0.35-0.91;P=0.02)
血栓形成和出血:1.17(95%CI,0.70-1.95;P=0.56)
有3至5级TRAE的患者与没有TRAE的患者的OS,HR分别为阿替利珠单抗组1.02(95%CI,0.43-2.41;P=0.97)和贝伐珠单抗组0.80(95%CI,0.46-1.40;P=0.44)。
3至5级的AE
接受贝伐珠单抗并有3至5级AE的患者的OS的HR如下:
高血压:0.56(95%CI,0.21-1.54;P=0.26)
蛋白尿:0.13(95%CI,0.02-1.04;P=0.055)
血栓形成和出血:1.67(95%CI,0.91-3.06;P=0.099)
结果显示在真实世界中,接受A+B治疗的患者,相关的高血压和蛋白尿与OS和PFS显著改善相关。在生物标志物缺失的情况下,TRAEs可以成为预后的潜在预测因素。
02、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获批回顾
FDA于2020年5月29日批准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患者。
这次获批是基于3期IMbrave150研究,试验中患者分别接受了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n=336)或索拉非尼(n=165)。根据RECIST1.1标准,总缓解率(ORR)为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组28%vs索拉非尼组12%。估计的中位PFS分别为6.8个月(95%CI,5.8-8.3)和4.3个月(95%CI,4.0-5.6)(HR,0.59;95%CI,0.47-0.76;P<0.001)。
在初步分析后12个月进行的试验更新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的中位OS延长了5.8个月。双联疗法的ORR为3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8.1个月。中位随访15.6个月后,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的中位OS为19.2个月(95%CI,17.0-23.7),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为13.4个月(95%CI,11.4-16.9)(HR,0.66;95%CI,0.52-0.85;P<0.001)。在12个月和18个月时,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组的存活率分别为67%和52%,索拉非尼组为56%和40%。
不良反应方面阿替利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组43%的可评估患者(n=329)和索拉非尼组46%的可评估患者(n=156)发生3/4级TRAE。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