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活得长的肺癌患者,用好了这5个抗癌武器
确诊癌症后想要活下去,想要有生命质量的活下去。
早期肺癌患者多数能够手术,也就是说治愈率比较高,而有些觅友看到这里就会担心了,那我是中晚期肺癌甚至晚期肺癌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一些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也能活得长活得好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石志红主任分享一个案例:“当时患者已经是晚期没有手术机会了,于是先接受化疗,有部分缓解,半年后肿瘤复发,我们开始给患者用靶向治疗,维持了大概三年,再次复发后就上了放疗和其它方案,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状态很好,生存期已经跨过5年。”
像这样的案例在今天其实有非常多,不少觅友通过加群也会发现其实癌症治愈不是遥不可及,毕竟现在治疗手段不断进步,确诊癌症,转移复发,只要医患配合,选对方案,患者完全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活得久,活得好!
01、肺癌常见5大“抗癌武器”
不管是患者还是家属,确诊癌症后与其消极度日,整日焦虑死亡、耐药、复发转移等,不如多掌握些癌症相关的诊疗知识,因为现在治疗手段日新月异,癌症真的有可能成为慢性病!
1.手术
1809年,EphrainMcDowell医生切除了一位患者的卵巢肿瘤,使其在手术治疗后获得了长达30年的生存。这是第一例有确切记载的肿瘤外科手术,在当时可谓传奇,它令人们认识到通过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患者体内分离癌细胞以实现治疗目的[1]。
对于早期及部分局晚期癌症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将原发病灶切除,极大程度地清除肿瘤,故称为首要选择。但对于扩散转移和某些特殊病变位置(如淋巴系统、脑部)的癌细胞,手术往往无能为力。
2.放疗
1895年,X射线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了对抗癌症的新方法。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肿瘤微环境内部氧含量高,癌细胞增殖活跃,且极大比例处于分裂期,因此对射线较正常细胞敏感。
1896年,美国芝加哥的一名年轻医学生Grubbe将Χ射线的天然放射性用于病理研究,并治愈了一名乳腺癌患者[1]。然而,手术与放疗只能清除局部的癌灶。
3.化疗
1946年,美国医生Gilman和Pilips第一次用氮芥治疗了淋巴瘤后,能够全身“追击”癌细胞的化学治疗开始迅速发展[1]。
癌症患者可以在术后接受辅助化疗,以更大程度地清除癌细胞,减少复发转移的可能;对于肿瘤体积过大而暂时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可以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以减小肿瘤体积,以期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此外,由于化疗药物能够进入血液中,对于血液肿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从局部治疗发展到全身治疗,癌症治疗的空白一点点被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们填补。
但由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高,一般作用于增殖速度较快的细胞,除癌细胞外,还包括部分正常细胞。因此,大多数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出现广泛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贫血、白细胞减低等,对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都会产生影响。这样的治疗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后期[1]。
4.靶向治疗
与传统的化疗不同,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特异表达的分子为靶点设计相应的药物,能够精准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针对具有EGFR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肺癌的靶向药物目前已研发至第三代,将此类晚期肺癌的疾病控制时间由化疗时代的4个月,延长到靶向时代的19个月。针对HER-2基因扩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抗HER-2基因的靶向药物,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从单纯化疗的约18个月突破至56个月。
靶向药物虽然精准,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靶向药物所针对的靶点并不多,一旦肿瘤特异表达的分子未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或是肿瘤不表达已知的特异靶点,那么靶向治疗便不能在这些患者身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5.免疫治疗
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之所以没有被免疫细胞识别为“敌人”并及时清除,是因为它们耍了些狡猾的“伎俩”,逃避了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攻击,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诞生了。
与靶向治疗相比,免疫治疗(特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并不需要肿瘤有特定的靶点,被重新激活的免疫细胞(T细胞)对所有携带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都有识别与杀伤能力。目前免疫治疗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肺癌、胃癌等。毒副反应小,提高患者耐受性与生存质量。
与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同,免疫治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绝大多数可控可逆,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体弱的患者而言,这一优点更为突出[3]。作用持久,提供长期的免疫记忆保护,治疗起效后有望获得长生存[3-5]。
抗癌之路道阻且长,但纵观这段历史,其实它一直是在前进的,手术是人类对抗癌症的第一把“巨斧”,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相继登场一步步将癌症治疗向前推进,从活得久变成活得好,降低患者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不少觅友也因此受益。
02、学会“四疗”,治愈希望更大
2015年10月,一位妇产科医生确诊为晚期肺癌,“无法手术”、“双肺、纵膈、淋巴及远端等多处转移”。2022年6月,杨医生抗癌已经接近7年了,作为医生也是患者,她为觅友们分享了她自己的抗癌经验——“四疗生存法则”。
1.医疗
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医疗。杨医生始终相信医学的权威,积极接受科学的治疗。通过按时按量服药、合理管理不良反应以及定期复查,获得了喜人的治疗效果。
虽然在一年前,她对靶向药克唑替尼也产生了局部耐药,但是经过复查研判和调整用药方案,换药后的杨医生同样在获益,体内的肿瘤依旧控制得很好。因此,杨医生顺利地把恶性肿瘤变成了“慢性病”,通过常规服药实现“带瘤”长期生存。
2.心疗
杨医生的女儿想给她买一只猫作伴已经很久了,每次杨医生都会坚定地警告女儿说:“你要是敢买回来,我立马把它扔了!”。女儿还是执意买了一只可爱的蓝白英短猫送给妈妈,因为她知道,猫这个动物很有灵性,有了它的陪伴,妈妈的生活将更加充实有趣。
这不,之前还一直嚷嚷着要把猫扔掉,现在的杨医生已经一天都不能离开“肉包”了。杨医生说:“人呐,越是心情低落,越是要想办法找东西来转移注意力,宠物、花草、健身、棋牌统统可以”。我现在特别享受‘肉包’的陪伴,我自己一定要把身体搞好,这样才能一直照顾我们的‘肉包’!”
可爱的肉包,图片来源:杨医生
3.食疗
松土、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平时在家的杨医生一刻也没有闲着,很快开始琢磨起了蔬菜种植。
她自豪地说:“我现在爱上了种植蔬菜,第一点,种菜可以消磨时间,转移注意力,还能够得到锻炼;第二点,我自己种的这些绿色蔬菜,纯天然无污染,其中像红薯什么的不少还有抗癌功效,我吃着放心又健康!”
杨医生坚信合理的饮食结构能让她保持健康,她早厌恶了市面上的各种外卖、快餐和油炸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元素,食用纯天然的抗癌食物,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食物的抗癌效果还能够为治疗癌症贡献一份力量,丝毫不逊色于昂贵的营养品。这就是吃出健康,吃出效果。
“运动也很重要的!”杨医生补充道。除了每天种菜锻炼身体,她还会和老伴一起绕着小区附近的湖跑步,也会和病友们一起练习气功。
通过适当的运动,原本靶向药物引起的乏力、头晕等副作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总结
身体患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萎靡颓废。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癌症已经不是绝对的不治之症。无数的案例表明,积极的精神状态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一名知名的美国医生,对每位病人都会说一句话:“这个病能不能治好,最重要的因素是你要相信它能治好。”
一句话送给癌症患者,“天助自助者,患癌后的沮丧不可避免,但还是要挣扎着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相信医疗、擅用心疗、追求食疗、坚持体疗,一定能战胜癌症,获得可观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文章源自肺癌康复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30岁戒烟成功,因肺癌死亡的概率不到2%:有5种症状的人,快戒烟
-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与发展
- 跨国药企牵手本土医药融合加速,礼来本土化创新之路行深致远
- 肿瘤患者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 肺癌放疗进展盘点
- PE-cfDNA检测EGFR敏感突变适用于临床实践
- 食管癌全程优化管理迎接免疫2.0时代!
- PSMA PET成像让前列腺癌无处遁形
- KEYNOTE-394:让最大限度延长中晚期肝癌的O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