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与吉非替尼在复发风险中的较量
在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对复发风险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特别是对于携带EGFR突变的患者,化疗和吉非替尼的效果如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结合了两项三期临床试验(JIPANG和IMPACT)的数据,共纳入626名患者。患者被分为三组:A组(EGFR野生型,化疗,n=299)、B组(EGFR突变,化疗,n=211)和C组(EGFR突变,吉非替尼,n=116)。研究通过Kaplan-Meier方法分析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风险比(HR)。通过估计各组间的风险函数,分析了长期复发风险。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9.3个月。A、B、C三组的中位DFS分别为42.2、30.3和35.9个月。相对于A组,B组的调整HR为1.00(95%CI:0.74–1.34),C组为1.16(95%CI:0.83–1.61)。在长期复发风险分析中,A组和B组在前两年内的风险水平较高,但随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而C组在吉非替尼治疗后仍保持相似的复发风险。结果显示,8年DFS率在A、B、C组分别为40.4%、33.9%和22.3%。
结论
研究表明,化疗的长期复发风险与EGFR突变状态无关,而吉非替尼在治疗完成后仍显示出持续的复发风险。这提示在术后辅助治疗中,化疗可能在EGFR突变患者中仍有其重要作用。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与吉非替尼在复发风险中的较量
- CHMP建议批准使用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单一疗法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 复宏汉霖H药斯鲁利单抗欧盟获批,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 CAR-T杀疯了,致死率高的癌症患者生存期从11个月暴增3倍,肿瘤缩小率也高
- 世界癌症日|24岁查出胃癌!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确诊?
- 3个预防措施降低复发转移,让癌细胞无处可逃!
- HER-2又一抗癌新药惊艳亮相,94%患者肿瘤缩小,疾病控制率高
- 化疗+免疫“黄金时机”被发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提升!
- 春节护理无死角!胃癌患者家庭做好这10点,可促进预后!
- 吴一龙教授全面解析三代EGFR-TKI耐药后管理策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