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性病毒感染和肿瘤中,抗原特异性的CD8+ T细胞会发生功能性退化,这一过程被称之为“T细胞耗竭”,耗竭的T细胞会由耗竭细胞的前体(Tpex细胞)所维持,这些细胞在自我更新的同时会产生耗竭效应细胞(Tex细胞),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Tpex细胞如何维持其功能。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题为“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gulated mTOR activity preserves cellular metabolism to maintain long-term T cell responses in chronic infec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等机构
10日,Seagen和安斯泰来(Astellas)公司联合宣布,美国FDA批准该公司的抗体偶联药物(ADC)Padcev(enfortumab vedotin-ejfv)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曾接受过至少一种前期疗法,但不适于接受含顺铂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新闻稿指出,这是针对这一患者群体FDA批准的首款疗法。FDA同时基于Padcev在3期临床试验EV-301中的数据,将此前的加速批准转化为完全批准。
在慢性病毒感染和肿瘤中,抗原特异性的CD8+ T细胞会发生功能性退化,这一过程被称之为“T细胞耗竭”,耗竭的T细胞会由耗竭细胞的前体(Tpex细胞)所维持,这些细胞在自我更新的同时会产生耗竭效应细胞(Tex细胞),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Tpex细胞如何维持其功能。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食品酶工程创新团队从肠道沙氏别样杆菌中鉴定了一个新型阿魏酸酯酶 As FAE,并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解析了该酶独特的底物结合和催化机制,为深入理解肠道中的膳食纤维代谢机制以及指导作用于肠道酶的精准营养和精准医疗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7月9日,信达生物宣布NMPA已经正式受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2/3抑制剂(pemigatinib片)上市申请,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且经检测确认存在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成人患者。pemigatinib已于2021年6月21日在台湾市场获批
日前,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公布了galinpepimut-S(GPS)与Keytruda联合治疗的I/II期试验的积极结果。就在不久前,一项GPS治疗间皮瘤的联合研究也取得了好消息。
肿瘤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肿瘤微环境(TME),而TME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在细胞外基质重塑、维持干性、血管形成、调节肿瘤代谢、免疫应答、促进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治疗耐药等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AFs是高度异质性的基质细胞,它们与癌细胞的串扰是由一个复杂而复杂的信号网络介导的,包括转化生长因子- β,磷酸肌醇3-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丝裂原活化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侵袭性生长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在了解CSCs的自我更新和致瘤潜能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如何有效地消除CSCs和阻止转移仍然是一个关键的挑战。在这里,作者发现超级增强子(SEs)在癌症干细胞基因和前转移基因的转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国家药监局网站最新公示,安进公司(Amgen)与百济神州合作开发的注射用卡非佐米(carfilzomib,商品名:Kyprolis)已正式在中国获批。这是一款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百济神州正在为卡非佐米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筹备商业化上市。
骨髓纤维化(MF)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预后最差的一种致命性血液肿瘤。JAK2抑制剂Ruxolitinib和Fedratinib已被批准用于MF治疗,但它们并不能显著改善骨髓纤维化。MPN/MF造血祖细胞中CDK6表达显著升高。在本研究中,作者研究了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单独或联合Ruxolitinib对Jak2V617F和MPLW515L小鼠MF模型的疗效。Palbociclib单独治疗显著降低了Jak2V617F和MPLW515L小鼠MF模型的白细胞增多和脾肿大,并抑制了骨髓
CAR(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一类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在体外改造患者的T细胞后输回患者体内,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来识别和攻击人体内的癌细胞。Ciltac
2020年,全球超过50万女性患上宫颈癌,大约34.2万名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快速准确的筛查计划对于宫颈癌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呼吁,至少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定期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女性得到治疗。 当地时间7月6日,WHO发布了最新的宫颈
癌症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增殖而引起的疾病。 在人体细胞中,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叫做细胞核的结构,里面有由基因组成的23对染色体。人类的活动、行为、生长、发育、健康和疾病等,都受到基因的操纵和调控。人体内的基因大约有20000-25000个
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全球每年仍有大量女性死于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处6日共同发布了一份新指南,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开展宫颈癌筛查和治疗,其中推荐HPV-DNA(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筛查方法。
近日,厦门大学药学院Dieter A. Wolf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分子生物学期刊EMBO Journal上发表题为“Dual roles of HSP70 chaperone HSPA1 in quality control of nascent and newly synthesized protein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热应激过程中HSPA1和26S蛋白酶体(26S Proteasome)对新生肽链进行质量控制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细胞热应激耐受形成及HSPH1促进食道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也被称为“癌中之王”。约20%的胰腺癌患者适合手术,而即便接受术后辅助化疗,仍有约5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