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能将mRNAs从供体细胞转移到受体细胞,并直接调节受体细胞的蛋白表达。细胞外囊泡中mRNA的分析为肿瘤的非侵袭性快速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今,肿瘤免疫疗法已进入研究爆发期,自从 ipilimumab 成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款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ICB therapy)用药后,肿瘤免疫疗法的一大重要分支 ICB疗法便进入了发展黄金期,针对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迅速走入人们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性病毒,由于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癌的免疫反应而不会伤害正常的健康组织,逐渐成为抗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
2021年6月28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将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至2021年第5版。本次更新要点不多,主要是根据2021 ASCO临床肿瘤学会上发表的奥拉帕利OlympiA研究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EGFR作为肺癌靶向中的王牌靶点,发现至今创造了太多治疗传奇,时至今日,仍是药圈孜孜不倦深耕的一大靶点。目前EGFR的细分治疗以及呼之欲出的四代EGFR-TKI,都在路上……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常见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癌症也是慢性病中的一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会传染、起病缓、病程长、常反复发作。
随着ASCO大会的结束,2021年上半年的三大肿瘤盛会也落下帷幕。这半年WCLC、AACR、ASCO学会都为肺癌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尤其是靶向药耐药研究也迎来了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作为全球首个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能够为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带来显著改善的随机、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816在本次大会进一步公布了研究的手术治疗结局。值此手术结局发布之际,找药宝典特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高阳教授就CheckMate-816手术治疗结局数据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片 高阳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胸外科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留美外科学博士,药学博士后 国际交感神经手术学会会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手汗症专家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一马当先! “O”药引领免疫治疗关口前移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一位,其中80
在过去的 20 年中,已发现多种细胞外免疫检查点,它们不仅调节 T 细胞对机体自身蛋白的反应,也在慢性感染和肿瘤中起作用。免疫检查点在机体内起着复杂的制衡作用,它们组成了维持自身耐受和协助免疫反应的抑制和刺激途径,刺激途径可促进 T 细胞的激活,抑制途径则抑制 T 细胞激活。
在医学领域,有两个屡屡刷屏的廉价老药,因为不断发现神奇的新疗效,被冠以“神药”的称号。
T-DM1目前批准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新辅助后未完全缓解的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但其单药新辅助治疗HR2阳性乳腺癌的潜力还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评估标准新辅助治疗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DTP)对比T-DM1单药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其研究结果已于2021 年 6 月 24 日在顶级医学杂志《JAMA》子刊上在线发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6月25日,“双达方案「达伯舒?(信迪利单抗)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正式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癌一线治疗,为中国肝癌患者增添了一线治疗选择,带来新希望!
成年人的世界有诸多的不容易,但唯独「长胖」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随着小肚腩的日渐肥胖,诸多健康问题也将随之而来,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肥胖还可能会促癌生长!
夏季炎热,是肿瘤复发的高峰,许多肿瘤患者情绪、睡眠、精神及饮食都会感到不适。对于肿瘤饮食,很多患者信了网络上“科普”的饮食谣言,例如:不吃主食,只吃吃水果蔬菜,饿死癌细胞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家庭中好几个人都是肺癌,难道肺癌会遗传?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癌症是怎么产生的。
2020年,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的影后大奖颁给了一位亚裔女孩——奥卡菲娜,让她得奖的是一部中文译名叫做《别告诉她》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