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FDA批准SeattleGenetics公司Tukysa(tucatinib)上市,联合化疗(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用于治疗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并且之前已经接受过一种以上疗法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值得指出的是,Tukysa是FDA在“ORBIS计划”下批准的首个新分子实体药物,比预定审批期限提前了4个月。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近年来有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那就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因为它们的到来显著延长了无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被认为深刻改变了乳腺癌治疗策略。虽然CDK4/6抑制剂最近几年才“成名”,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实则可追溯到上个世纪。早在2001年,在细胞周期调控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GFR通路异常可以表现在各个实体瘤中,总体发生率为7%,常见的FGFR通路异常包括扩增、突变和重排。近期,已经有不少新药先后获得FDA批准上市及进入优先审评,为FGFR异常患者带来新治疗选择。
近年来,癌症治疗进展突飞猛进,层出不穷的创新药给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可是,对于胃癌患者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却始终屈指可数且疗效存在局限。当免疫肿瘤药物在中国获批多个适应症后,许多胃癌患者和家属总会问:免疫肿瘤药物可以用于胃癌治疗吗?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用上?
近期,肺癌治疗进展快速,靶向药与免疫药物齐发力,取得不少新成绩和III期试验阳性结果,带给肿瘤患者许多新的治疗选择。其中,多个国产PD1在一线取得了3项阳性结果,奥希替尼打开EGFR辅助治疗局面,肿瘤疫苗的来临等等,都是大件事,一起来看看。
染色体断裂-融合-桥循环(breakage-fusion-bridge cycle, BFB循环)是一种灾难性的突变过程,常见于肿瘤发生过程中,可导致基因扩增并推动基因组快速进化。BFB循环的主要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在这种循环中,染色体桥如何断裂的关键特征。此外,根据经典BFB模型预测的简单DNA序列重排模式并不常见于癌症基因组中。相反,BFB循环的DNA序列特征往往伴随着其他的基因组重排,包括另一种灾难性的突变模式,即染色体碎裂(chromothripsis)。
引言:4月14日,血必净获批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适应症,得益于此消息,红日药业竞价交易阶段即被百万手封死涨停板,报收5.94元/股,截至收盘,依旧有109.4万手封在涨停板上,总市值178.5亿元。目前,红日药业已连涨三日,累计涨幅逾22%。
4月17日,FDA加速批准Incyte公司Pemazyre(pemigatinib),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批准时间比预定的5月30日审批日期提前了一个半月,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胆管癌靶向疗法。
4月17日,FDA加速批准Incyte公司Pemazyre(pemigatinib),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批准时间比预定的5月30日审批日期提前了一个半月,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胆管癌靶向疗法。
胆道癌(BTC)包括胆管癌(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对于晚期BTC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姑息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选择,但是疗效有限易复发,且很多患者不耐受化疗。难道胆道肿瘤真的无药可治或者只能盲目试药吗?NO!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五大靶点:FGFR、IDH1/2、HER2、NTRK和MSI-H/dMMR及对应的十大靶向免疫新药。既往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针对性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并且临床越早使用靶向治疗患者获益越好。
最近,新型抗癌疗法PD1/PDL1免疫药物火热,国内外已经获批多项适应症,给不少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不过,免疫治疗并非神药,常常遭到“碰壁”的困境,临床使用时要谨慎。近日在JTO杂志就爆出了IMPOWER131研究失败的结果。
患者男性,62岁,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体检发现左颈部肿块,胸部CT左上叶阴影合并左上叶肺不张。无吸烟史和危险职业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2020年全球最大的肿瘤会议ASCO年会逼近,将于2020年5月29号至6月2号正式召开在线虚拟会议。好消息奔走相告,目前已经有多个国产药提前透露了其入选ASCO的佳讯,当中包括壁报及口头报道,研究涉及多个常见肿瘤(肺癌、肝癌、妇科肿瘤、胃肠癌等),药物涵盖靶向药及PD1单抗。能在国际舞台ASCO展示结果,证明这些药物和数据级别极其重要,一起来抢先看看国产之光。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提高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
几乎所有的靶向药,最终都会出现耐药现象。但是,服用同一种靶向药的不同病友,出现耐药的时间却很不相同。
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