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当Jedd Wolchok开始研究黑素瘤时,晚期黑素瘤患者的平均寿命是6到7个月。 现在,他的候诊室里挤满了来做第三或第四年随访的人,他们与新诊断出的患者分享自己的
今日,致力于早期癌症诊断的明星公司GRAIL宣布完成3.9亿美元D轮融资,以支持其检测多种癌症类型的液体活检测试的开发和商业化推广。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已通过四轮融资筹集了超过19亿美元,旨在通过癌症早期检测来降低全球患者的死亡率。
今日,致力于早期癌症诊断的明星公司GRAIL宣布完成3.9亿美元D轮融资,以支持其检测多种癌症类型的液体活检测试的开发和商业化推广。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已通过四轮融资筹集了超过19亿美元,旨在通过癌症早期检测来降低全球患者的死亡率。
5月4日,亚盛医药宣布,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公司核心在研品种HQP1351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这是亚盛医药获得的首个孤儿药资格认定。
俄罗斯BIOCAD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第一个由俄罗斯本土开发的PD-1抑制剂Forteca(INN:prolgolimab)获得了俄罗斯卫生部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无法手术切除的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日前,细胞治疗研发企业Legend Biotech(以下简称“传奇生物”)宣布与创新癌症免疫疗法生物公司Noile-Immune Biotech(以下简称“Noile-Immune”)达成合作协议。传奇生物和Noile-Immune将共同致力于两个特定的癌症靶点,传奇生物将有权将Noile-Immune 的核心PRIME(Proliferation inducing and migration enhancing,增殖诱导和增强迁移)技术应用于其细胞研发管线,开发可分泌IL-7和CCL19的CAR-T和/或TCR-T细胞疗法,同时,传奇生物将向Noile-Immune支付约7000万美元用于部分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而Noile-Immune还将有权在产品的商业化销售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
TG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为B细胞介导的疾病患者开发创新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全球III期UNITY-CLL试验的阳性顶线结果。该试验在先前未接受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性(经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开展,评估了umbralisib与ublituximab(U2)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obinutuzumab+苯丁酸氮芥方案进行了对比。
今日,TG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创新口服PI3Kδ抑制剂umbralisib联合CD20抗体ublituximab(U2),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初治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UNITY-CLL的中期分析中,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研究终点。经独立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SMB)的审查,建议提前结束该试验。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递交监管申请。
文丨小药丸 近日,基石药业与Blueprint合作开发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治疗新药Avapritinib 全球Ⅲ期临床数据公布,结果大爆冷,令人意外。
4月29日,君实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这也是全球首个抗PD-1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新药上市申请。
日前,两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保护自身免于癌症的特殊细胞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机体自然保护机制,其能够诱发潜在疾病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从而就能阻断不规则遗传信息分布到子代细胞所诱发的癌症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特殊的分离酶(separase)或许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近日,由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在《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中,作者们开创了一种创新的局部化疗手段,从而为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了保留肾脏的治疗选择。
了解癌症演变的原理对于设计治疗策略很重要。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IMSUT)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仿真模型,该模型以统一的方式描述了各种癌症演化模式。
据《细胞》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美国博德研究所与多个实验室以及“人类肿瘤网络图谱”联盟(HTAN)合作,从时间—空间维度全面地对单细胞分辨率上肿瘤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和总结,建立“人类肿瘤网络图谱”,从而为各类型肿瘤生成
北京时间4月24日凌晨,《科学》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饶子和院士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据悉,这项工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解析了分枝杆菌关键的阿拉伯糖基转移酶复合体EmbA-EmbB和EmbC-EmbC的“药靶-药物”三维结构,首次揭示了一线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作用于该靶点的精确分子机制,为解决结核病耐药问题,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驱动基因的发现和靶向药物的研发,可以称得上是改变肿瘤临床实践的里程碑事件。而每每谈到靶向治疗新药进展时,我们第一关心的都是——它针对哪个部位的肿瘤,是肺癌、乳腺癌,还是肝癌?的确,在“肿瘤”这么一大类复杂难缠的疾病中,不同部位疾病由于发病原因的千差万别,驱动基因改变自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