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上海交大的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不能就此推断出肿瘤和血型的因果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就曾经表示,关于A型血与胃癌的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免疫机制,研究并未明确。
《英国医学杂志》就在20年发表了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共有12万余名参与者,经过了36年的时间,最终发现,使用长久染发剂,可能增加皮肤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关于蚝油致癌的说法,主要来自谷氨酸钠的致癌威胁。和味精、鸡精一样,耗油含有一定量的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本身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增鲜。据说谷氨酸钠加热之后,会产生一种致癌物焦谷氨酸钠,所以蚝油致癌。
并不是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导致口咽癌,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在1-2年的时间将其清除。但是长期处于感染的状态中,HPV病毒大肆在口咽深部繁殖、复制,吞噬正常的上皮细胞,形成异常增生,10~30年的时间可以导致癌变。
现代医学发现,伤口的愈合是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去保证其组织形成,收缩的,而鹅肉含有的高蛋白质,可以满足伤口愈合所需。
皮肤瘙痒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为:一是肿瘤组织可产生神经末梢较为敏感的物质,包括组胺、癌胚蛋白等,从而引起瘙痒感;二是肿瘤组织可产生一些反应,导致其他组织细胞溶解,或是炎症反应,表现在皮肤上就是明显瘙痒感。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后又一重大肿瘤治疗技术,与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的直接杀死、杀伤癌细胞不同,它主要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
在结直肠癌上,目前已使用各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并且仍在不断进行研究创新、引进新疗法。但是要真正大幅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是极具挑战,通过关口前移,从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入手可以有效改善现状。
儿童白血病是儿童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占到恶性肿瘤的60%。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且病程只有6个月。但是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多药联合强化治疗的实施,儿童白血病的存活率在逐渐提高。所谓的存活率,就是指5年存活率。
不育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原因尚不清楚,需要调查。
hsCRP 水平升高与 CRC 幸存者的治疗后疲劳程度增加纵向相关。CRC 幸存者在治疗后长达 2 年报告的疲劳可能与轻度炎症有关。
大多数甲状腺癌是在没有甲状腺相关症状的患者身上发现的。平均而言,这些癌症比有症状的甲状腺癌要小。尽管如此,一些无症状的癌症仍然很大,与历史数据一致。4 个国家之间 MOD 模式的巨大差异表明实践中存在很大差异。
肿瘤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经获批临床应用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膀胱癌、头颈鳞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肝癌等。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决策和投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强调了中国将 GC 预防纳入其国家卫生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新研究表明,免疫治疗患者所有级别的 irAEs 发生率为 66%,严重的 irAEs(3 级以上)的发生率为 14%。其中,使用 PD-1/PD-L1 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所有级别 irAEs 的比例为 5-20%,出现严重 irAEs 的比例为 10%;而使用 CTLA-4 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所有级别 irAEs 的比例达 60%,出现严重 irAEs 的比例为 10-30%。
与直肠癌开腹手术相比,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 DFS 相似,但 OS 明显更好。这些发现解决了对腹腔镜手术有效性的担忧,并支持对直肠癌患者常规使用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