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药物获指南推荐升级,精准分型点亮未来方向
2023年4月6-8日,“2023全国乳腺癌大会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年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会议期间,特邀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专家王树森教授分享2023 CSCO BC指南三阴性乳腺癌领域更新要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CSCO指南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更适合我国临床实际,每年更新发布,备受关注。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今年新版CSCO BC指南三阴性晚期乳腺癌部分有哪些更新要点?
王树森教授:2023 CSCO BC指南整体上有很多内容更新,晚期三阴性晚期乳腺癌部分更新内容较少。主要是关于联合化疗方案等级推荐变化。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推荐顺序及循证医学证据级别有所提高,这主要基于大型III期研究中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取得的结果,与卡培他滨单药相比,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随着医保政策的变化,优替德隆目前已纳入医保,药物可及性得到提高,使用该药物时患者经济负担将降低,因此推荐级别提高。基于此,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成为紫衫类治疗失败三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I级推荐的1A类推荐。
随着免疫、靶向、ADC药物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预后逐步改善。能否请您谈谈,三阴性晚期乳腺癌领域有哪些研究进展值得关注?将为临床实践带来哪些影响?
王树森教授:今年CSCO BC指南中晚期三阴性晚期乳腺癌部分更新不多,但针对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近期不断有新的进展和研究热点。这些进展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进一步改写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指南和临床实践。以免疫治疗为例,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但在指南中其实已有推荐。因为国际上已有一系列研究证实免疫治疗在三阴性晚期乳腺中的价值。而国内相应的研究正在开展,且有结果提示,对于三阴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化疗基础上加入免疫治疗,在不久可能会公布更好的研究结果。可以预见,从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优势人群角度看,免疫治疗在三阴性晚期乳腺癌中的地位会逐布呈现。而且这一治疗模式的推荐级别也会逐步提高。未来很可能从II级推荐上升至I级推荐。
我们知道,在指南中有关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相关推荐,例如戈沙妥珠单抗,目前指南为II级推荐。临床实践中,可考虑使用ADC类药物。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提高,将来可能进入医保,推荐级别也会随之改变。在该领域,对于指南中尚未提及的部分新型ADC类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初步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因此,新型ADC类药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进入三阴性乳腺癌领域。
在靶向治疗领域,目前现有指南也有推荐,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针对BRCA突变的PARP抑制剂例如奥拉帕利等药物。但这些药物整体推荐等级不高。将来随着相关药物在中国人群研究数据的公布以及药物适应证的获批等,推荐等级会有所变化。目前有很多研究聚焦三阴性晚期乳腺癌,多个研究结果值得期待,例如,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AKT抑制剂等相关药物的研发等。在不同分子亚型中,例如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中,针对该信号通路相关药物已获批。而晚期三阴性乳腺领域,也有相关AKT抑制剂正在进行III期研究,结果值得期待。还有一些靶向药物,比如新型药物ROR1抑制剂等也在开展相关研究。总体上,精准治疗是发展方向,精准靶点检测和针对精准靶点开发的新型药物是三阴性晚期乳腺癌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精准治疗理念的深入,在乳腺癌分子分型基础上,“复旦分型”或将为三阴性乳腺癌更精准治疗提供可能。能否请您谈谈,该分型将为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带来哪些影响?
王树森教授: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分子亚型。但该亚型仍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还可以进一步对三阴性乳腺癌进行精准分类。在该领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院做出了很大贡献。“复旦分型”根据不同分子分型、基因特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应地分类治疗,这是非常关键的发展方向。在“复旦分型”指导下开展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例如对于免疫调节型,邵志敏教授团队开创性地使用三药联合方案: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II期研究显示,该三联方案显示非常高的有效率和较好的无进展生存期。总体上,对于三阴性乳腺癌这一异质性很强的分子亚型,进一步进行分子分类,未来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三阴性乳腺癌异质性本质认识的提高,并在分型指导下进行分类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探索方向。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没过 III 期临床的进口药,在国内已畅销 20 年
- 用细菌“吃掉”肿瘤,「华津医药」开发“First-in-Class”抗癌新疗法
- 始达-东方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心抗肿瘤新药早期临床研究沙龙会圆满举办
- 帕博利珠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TNBC获CSCO BC指南Ⅱ级推荐
- 2023 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与未来格局
- 国产药物获指南推荐升级,精准分型点亮未来方向
- AEGEAN——免疫“新辅助+辅助” 治疗NSCLC研究结果公布!
- 乳腺癌放疗重磅进展与更新解读
- 2023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杨衿记教授: 聚焦肺癌罕见靶点,洞察MET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最新资讯文章
- 长沙多吉美可以进医保吗
- 顺铂治疗胸腔积液
- 去甲斑蝥素片可以防止贲门癌吗
- 免疫布局甚广,横扫肝癌各个阶段
- 抗肿瘤药宫瘤清胶囊效果怎样
- 艾迪注射液的适应症有哪些
-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厂家是哪个?
- 盐酸恩沙替尼胶囊可以给18岁以下的孩子用吗
- 历时近四年 三代EGFR抑制剂艾维替尼进入行政审批
- 癌症药物替雷利珠单抗的抗癌机制是什么
- 立足St.Gallen大会前沿研究,洞察早期乳腺癌诊疗新趋势,推动治疗模式变革
- Nat Commun:抑制PDK1有望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 服用安罗替尼出现血压高头晕,手指开裂如何处理
- 白血病告别化疗!新一代PI3Kδ抑制剂/新型CD20单抗组合(umbralisib+ublituximab)III期临床成功!
- 肺癌激荡三十年! 从“盲目轰炸”到“精准打击”, 彻底治愈的发令枪已经打响!
- 双氢可待因属于强阿片类药物吗
- 重磅| 安罗替尼即将获批新适应症
- 治疗肝腹水的臌症丸效果好不好
- 佩米替尼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 EGFR靶向药家族再添新成员, 诸多国产新药在路上, 利好广大患者!
您的浏览历史
- 无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