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AN研究及NSCLC术后辅助治疗决策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汇集了众多世界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前沿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本届大会的口头报告专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思愚教授报告了ICTAN研究数据,特邀王思愚教授介绍该研究的设计背景及主要结果,并展望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治疗新模式的发展前景。
您在本次会议上公布了ICTAN研究中12个月或6个月的埃克替尼辅助治疗对比辅助化疗的结果,能够为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数据?
王思愚教授:ICTAN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III期临床试验,通过对接受埃克替尼6个月或12个月术后辅助治疗的EGFR突变II-IIIA期NSCLC患者进行比较,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探讨辅助化疗后使用埃克替尼能否提高患者的临床结局。
该研究中所有入组的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进行2-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随后将患者以1:1:1的比例分为三组,分别为埃克替尼12个月(125 mg TID)治疗组、埃克替尼(125 mg TID)6个月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研究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中位随访61.4个月,结果显示,无论是接受12个月还是6个月埃克替尼治疗的患者,其DFS显著长于对照组。具体而言,12个月组的中位DFS为61.8个月,6个月组为63.2个月,而对照组仅为23.7个月。此外,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两组患者在OS方面也显示出显著的优势,三组的5年OS率分别为74.5%、74.0%和65.1%。
安全性分析中,12个月组、6个月组和对照组≥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8.3%、5.9%和2.4%。埃克替尼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报告一致,副作用较少,患者耐受性良好。
综上所述,ICTAN研究证实了埃克替尼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NSCLC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该研究的结果,与传统的辅助化疗相比,您认为EGFR-TKI辅助治疗的优势有哪些?对于EGFR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是否可以“去化疗”,您有何见解?
王思愚教授:根据荟萃分析,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显著降低16%的局部复发率和死亡率,这说明了术后辅助化疗的重要性。在ADAURA研究中,约60%的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该研究的总OS率分析显示,无论是奥西替尼治疗组还是在安慰剂对照组,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其5年OS率均显著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在ICTAN研究中,所有患者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也观察到了总生存的益处。由此可见,化疗在术后治疗中仍然不可或缺。因此,我认为对于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不应轻易“去化疗”,建议采用术后辅助化疗联合TKI治疗的模式。
EGFR-TKI辅助治疗的优势已获得循证数据支持,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其中之一是明确用药时长,您认为这项研究的数据对未来埃克替尼的临床应用时长和患者获益提供了哪些参考?
王思愚教授:对于术后TKI辅助治疗的时间长短,是否选择三年、两年、一年甚至半年,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首先,不同患者对TKI的反应各异,有些患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显著疗效,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周期。因此,治疗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而是需要在疗效和副作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其次,早期的辅助治疗的理念与晚期治疗有所不同。术后辅助治疗的目标是希望在早期阶段治愈更多的患者,而并非像晚期治疗那样仅仅延缓病情进展,在决定治疗时间长短时,需综合考虑疗效、副作用以及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治疗时间的确定需要临床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共同商讨做出决策。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适用于所有患者。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ICTAN研究及NSCLC术后辅助治疗决策
- 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免疫经治晚期胃癌的疗效初探
- CD7 CAR-T细胞桥接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AR-T细胞嵌合分析成果
- 6项获批喜讯,涵盖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实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个领域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金字招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男子便秘2个月竟查出3处癌
- 免疫治疗时代,中国经验力证G base方案在真实世界安全有效
- EGFR阳性NSCLC靶向治疗临床选择愈发丰富
- 晚期cHL患者基于极早期FDG-PET的适应性治疗
- 奥雷巴替尼3项重磅研究亮相2024 EHA,为Best-in-Class再添有力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