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真实世界经验
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是一组异质性的B细胞肿瘤,其特征是临床病程缓慢以及随时间推移有复发倾向。滤泡性淋巴瘤(FL)和边缘区淋巴瘤(MZL)分别占成人NHL的22%和7%,虽然生物学特性不同,但通常遵循相似的治疗模式。复发性或难治性(R/R)FL或MZL患者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目前尚未确定标准治疗。来那度胺和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案,其基础是临床前模型提示这两种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出较好的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在随机3期AUGMENT试验中,147例R/R FL患者和31例R/R MZL患者被分配接受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R-len)治疗,结果显示,与利妥昔单抗单独治疗的患者相比,无进展生存期(PFS)有显著改善,并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持续获益。基于AUGMENT研究结果,R-len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R/R FL。在一项对R/R FL和R/R MZL患者进行的2期试验中,来那度胺和奥妥珠单抗联合治疗产生了令人鼓舞的疗效,2年PFS率为65%,安全性可控。这些结果强调了来那度胺联合抗CD20抗体的治疗获益,并促使在对R/R iNHL患者进行的现代比较临床试验中,这一联合治疗被接受为标准治疗。然而,其在真实世界中的情况目前尚不清楚。因此,研究者描述了在真实世界中R-l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反映预后的决定因素。
01研究方法
研究者检索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电子数据库,以收集疾病、治疗和结局信息,纳入了接受R-len治疗的R/R FL或MZL成人患者。利妥昔单抗以每周375mg/m2的剂量给药4周,然后在第2-5周期每28日给药1次。来那度胺的计划起始剂量为每日口服20mg,每周期21天,共12个周期(28天/周期)。
主要目标是评估最佳缓解率和PFS,次要终点包括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治疗结束缓解率、完全缓解持续时间(DoCR)、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以及决定疗效因素的分析。
02研究结果
01患者
在2013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84例R/R FL(82%)和MZL(18%)患者接受了治疗。治疗开始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岁(范围:39-94岁)。
02疗效
整个患者队列的总缓解率(ORR,包括PR和CR)为82%,最佳CR率为52%。在76名完成治疗的患者中,51%达到了CR,14%达到了PR。所有在第1次评估时达到中期CR的患者在最后一次评估时仍处于CR状态。44例获得CR的患者中,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均维持CR。相比之下,39例初始反应为PR的淋巴瘤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其中33%最终达到CR,28%维持PR,31%疾病进展。
研究还探讨了基因组特征与应答之间的关系。25例FL患者提供了治疗前的肿瘤样本NGS数据,通过考虑至少20%患者中发生改变的基因,研究者研究了基因组改变和获得CR概率之间的关联。反复发生的遗传改变和获得CR的可能性之间没有显著关联。然而,在携带CREBBP和TP53突变的患者中观察到CR率有降低的趋势(P=0.2),其中大多数对R-len无应答。
总结了84例安全性可评估患者中与R-len相关的毒性概况。最常见的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8%)、疲劳(45%)、血小板减少(40%)、腹泻(31%)、便秘(30%)、皮疹(27%)和贫血(19%)。本试验未报告新的安全性信号。
03研究结论
R/R iNHL患者R-len的真实世界结果与前瞻性研究报告的结果一致,并进一步支持其在临床对照试验中作为对照。
同类文章排行
-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真实世界经验
- 埃万妥单抗有望破局OS“天花板”,或将引领EGFR突变晚期NSCLC迈入一线长生存时代
- 靶向BCMA CAR-T治疗CNS受累多发性骨髓瘤
- 综合治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潜在生存获益
- 依维莫司的临床应用要点
- NMPA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治疗经EGFR-TKI和化疗治疗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
- 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及预后
- 维生素D不仅能助力补钙,还能预防结直肠癌?
-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第三代EGFR-TKIs和免疫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 Zandelisib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II期研究:ME-401-K02研究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