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关于硼药的新讯息传来,有公司宣称已成功开发出首款针对黑色素瘤、脑瘤、神经胶质瘤等恶性肿瘤,可用于肿瘤中子精准治疗的硼药GJB01,此款硼药最快可在30分钟内清除癌细胞,达到治愈癌症的效果。
临床上肝切除术主要分为两类,解剖切除(AR)和非解剖切除(NAR)。前者是基于肝脏解剖结构的常规节段性切除过程。后者切除范围完全取决于肿瘤分布,与肝内解剖无关。
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癌症患者常有发生化疗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使患者易发生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抗生素使用、住院治疗和死亡率增加。此外,肿瘤医师可能会降低化疗剂量,这可能导致相对低剂量强度,并对治疗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s,G-CSFs)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引入临床,降低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了患者结局。
9月13日闭幕的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公布了多项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国内俗称“K药”)治疗不同癌种的长期生存(OS)随访数据,包括: K药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鳞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KEYNOTE-189和KEYNOTE-407的五年OS随访数据[1,2]
2022年9月22日,中国上海——今天,阿斯利康与默沙东联合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批准其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商品名:利普卓)新适应症:奥拉帕利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阳性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在鼓励医药创新及加速推进临床急需新药审批的政策支持下,奥拉帕利再次在中国获批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的新适应症。
在一项正在进行的,非盲、单臂II期研究(NCT02927301)中,181名未经治疗、IB-IIIB期、病灶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接受了两剂阿替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主要结局为切除肿瘤无EGFR或ALK改变的主要病理反应(MPR;存活恶性细胞≤10%)。对143例患者进行主要终点分析,MPR为20%(95%CI,14%-28%)。
上海君实于9月20日起动旗下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一项新临床试验JS001-039-III-ICC,这是一项评估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和GEMOX方案对比安慰剂联合GEMOX方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肝内胆管癌(I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由于较好的疗效,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等优势,在临床贯穿了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从早期的新辅助治疗到术后辅助及复发解救的全部治疗过程。
礼来今日宣布,美国FDA已加速批准Retevmo(selpercatinib)扩展适应症,不限癌种治疗携带RET基因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这些患者接受前期系统性治疗后疾病进展或者没有其它满意的替代治疗选择。此前,selpercatinib已经获批用于RET基因融合的晚期NSCLC。
每年7月13日是全球胃肠间质瘤关爱日。在第9个全球胃肠间质瘤关爱日来临之际,由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和再鼎医药联合发起的“接力前行,为生命续航”2022胃肠间质瘤关爱活动在北京举行。
你知道吗?癌细胞曾经也是正常细胞,但是有一天它“变坏”了。
恶液质”对癌症患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词。 这是由疾病引起的机体代谢异常,从而导致体内氧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完全物堆积,营养不能被充分利用形成的病症。
从2019年底开始,由于新冠病毒这位“不速之客”的存在,我们被迫见证了许多生死离别,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在新冠病毒高发病率的冲击下,为了保障群众安全、大幅度降低重症概率,新冠疫苗应运而生。然而疫情反复无常,再加上病毒变异和多点传播的现象,一些本就对疫苗效果反应较弱的免疫受损人群仍时刻面临着感染风险。
BMJ: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血栓预防的时间延长并不能提高接受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或总生存期
下述两名患者均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病例,明确诊断后均给予阿帕他胺+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约2个月患者PSA降至0.02ng/ml以下,实现PSA深度速降。在后续持续治疗中,PSA进一步下降至<0.001ng/ml并维持稳定且影像学结果亦有明显改善。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
“每位肿瘤患者有且仅有一次最佳治疗机会”,规范化诊疗成为晚期CRC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