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伯维在美国联邦法院胜诉,维护了其畅销抗癌药Imbruvica(ibrutinib,伊布替尼)的专利。在本案中,美国特拉华州法官ColmConnolly裁定,2家仿制药商——美国Alvogen和印度NatcoPharma在生产这种畅销抗癌药的仿制药时侵犯了四项专利,引发了侵权诉讼。此次裁决,将禁止竞争对手在2036年之前销售Imbruvica的仿制药。
随着三款靶向药物的获批,胆管癌的靶向治疗目前已走上正轨。而针对相应靶点的研究也正在火热开展中。临床前和早期的临床工作显示了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途径的有趣的抗肿瘤活性,但获批适应症都局限于FGFR2亚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款用于胆管癌的泛FGFR抑制剂,针对四种受体亚型(FGFR-1,2,3和4)的改变均有效。
目前,已经上市PARP抑制剂有奥拉帕利、瑞卡帕利、尼拉帕利以及他唑帕尼。其中获批乳腺癌适应症的除了最早上市的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奥拉帕利,还有一款PARP抑制剂针对gBRCA突变的乳腺癌,就是辉瑞开发的他唑帕尼Talazoparib,号称新一代“最强”PARP抑制剂。
2021年8月19日,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pugen宣布,源自旗下TIGIT单抗COM902的PD-1×TIGIT双抗AZD2936,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发布 30日,NMPA印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药品监管领域共有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版)》,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加大改革试点力度,直接取消审批3项,审批改为备案2项,实行告知承诺1项。(NMPA)
8月25日,礼来与生物技术公司Lycia Therapeutics宣布了一项为期数年的研究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利用Lycia专有的蛋白降解技术——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sosomal targeting chimera,LYTAC)开发和商业化针对多达5个靶点的新型降解剂,重点疾病领域包括免疫和疼痛。根据协议条款,Lycia将获得3500万美元的预付款,此外还有资格获得超过16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的销售分成。
8月31日,诺诚健华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泛TRK小分子抑制剂ICP-723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
日前,Poseida制药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针对BCMA靶点P-BCMA-ALLO1的新药(IND)申请,这是该公司首个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同种异体CAR-T候选药物。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显示,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申报的1类新药talquetamab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靶向GPRC5D的潜在“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疗法,此前已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具侵袭性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PDAC对化疗、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都具有耐药性,这归因于其固有的肿瘤异质性、高度促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ME)。
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发起了一项评估PD-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商品名:欧狄沃)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联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S)的Ⅰ期临床试验。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报道了该试验的研究结果。
乳腺癌(BC)有明显的向骨骼扩散的趋势,导致严重的骨骼并发症和死亡率。最近,环状RNA(CircRNAs)被报道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然而,CircRNA在BC骨转移(BC-BM)中的作用和机制仍很不清楚。本研究揭示了IKBKB介导的NF-κB在骨转移癌中过度激活的可能机制,这可能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一种潜在策略。
环状RNA(Circ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s,揭示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该研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胃癌组织中hSA_CIRC_0061137(称为CircDIDO_1)的异常表达。进行了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的研究,以检验CircDIDO1在胃癌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采用标记RNA亲和纯化、质谱、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CircRNA相互作用蛋白和CircRNA编码蛋白。
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区系失调会导致生理变化,并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关。因此,许多癌症类别和治疗方案应该在微生物群的背景下进行调查。由于元基因组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存在,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物种特征、宿主遗传变化和代谢谱的分析已经成为可能,这促进了关于肿瘤发生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组成、分类学变化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指数性知识的获得。然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未定性的宿主-微生物、微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仍然给我们推进微生物-癌症相互作用的知识带来了挑战。这些相互作用表现在信号传递、代谢、免疫、肿瘤发生、遗传不稳定性、对癌症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敏感性等方面。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癌症发展之间关联的研究/分子机制,为癌症的诊断、治疗或预防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显示,诺华(Novartis)经典双靶向组合疗法——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拟纳入优先评审,适用于治疗BRAF V600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公开资料显示,维迪西妥单抗(disitamab vedotin,RC48)是首款由中国公司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的ADC。它的分子结构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新型人源化HER2抗体;2)在肿瘤细胞具有可裂解性的连接子;3)具有高毒性及旁杀伤效应的小分子细胞毒药物。这种疗法的特点在于,能够像导弹一样完成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