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9日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待领取信息显示,默沙东重磅PD-1抑制剂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再获一项新适应症上市批准,用于治疗PD-L1阳性(综合阳性评分CPS≥10)、既往一线全身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日前,罗氏(Roche)宣布,其PD-L1抑制剂Tecentriq(atezolizumab)联合化疗,在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3期研究IMpassion031中达到了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主要终点。Tecentriq联合化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病理学完全缓解(pCR)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无论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如何。罗氏表示,将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具体研究结果,并将与包括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内的全球监管机构沟通这次试验的数据。
Ultragenyx制药公司与合作伙伴协和麒麟(Kyowa Kirin)近日联合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Crysvita(burosumab)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2岁儿科和成人患者,治疗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该病可导致低磷血症和骨软化症。该适应症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此前,Crysvita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X-连锁低磷血症(XLH)。
近年来,PD-1/PD-L1免疫抑制剂堪称“神药”,革命性地改变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然而,免疫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能从免疫治疗中持久获益的人群受限,此外还需要注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adverseevents,irAEs)。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包括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抗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可以说是近十年来癌症治疗中最重要的发展,在恶性肿瘤中拿下一个又一个的适应征,打破了许多以前的标准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ICIs在肿瘤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疑问也随之而来,那么今天小编就给您一一解惑。
6月15日,据NMPA官网显示,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的两个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相关受理号为CXSS1900034、35)已经完成技术审评、审批,预计很快就会收到NMPA的正式批准。据悉此次申报的两个适应症分别是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这将是目前肺癌方面获批的首个国产PD1,在肺癌一片进口免疫药物控天下的年代,为国产免疫药物挣得立足之地,而其带来的经济效价比,是进口药物不可比拟的,将进一步减轻国内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
“尽管在躺着休息了好一会儿,一起来还是感觉很疲劳”、“出门散步不到一公里就气喘吁吁”、“老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还时不时就容易情绪激动”、“过去喜欢的活动现在一点也不太愿意参加了”……
如何避免康复过程中的复发和转移是病友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十分注重康复生活,不仅要做到生活规律健康,在饮食方面也需特别注意,还需要患者配合科学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来与癌症对抗。
近日,广谱KIT和PDGFRα激酶抑制剂Ripretinib(Qinlock)首次荣登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Ripretinib四线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关键III期临床研究INVICTUS的结果公布:研究显示,Ripretinib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今日,美国FDA官网信息显示,FDA加速批准默沙东公司(MSD)开发的重磅PD-1抑制剂Keytruda扩展适应症。用于单药治疗肿瘤突变负荷高(TMB-H)且既往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无需考虑癌症类型。这些患者的肿瘤组织中TMB≥10个突变/百万碱基,经过既往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
在肺癌患者中,有一类患者是较为幸运的,他们拥有被誉为“钻石突变”的ALK融合突变,使得他们的生存得到极大的改善。
素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素食能否满足人的营养需求的问题,一直是存有争议的事情,对于我们肿瘤人群,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尖锐。
近日,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力斯”)在给上交所提交关于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中提到,该公司的艾氟替尼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获批,有望成为继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泰瑞沙)、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阿美乐)后第三个在国内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在解决一代二代EGFR-TKI耐药后的T790M阳性继发耐药的二线治疗上即将形成新的二线多药相争模式,孰优孰劣,今天一起围观一下三大药物的披露数据和现实经济花费情况。
昨天,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John Burn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携带遗传性突变的肠癌高危人群,连续服用2年以上阿司匹林,能把肠癌的发病率降低50%;更厉害的是,阿司匹林的这种保护作用竟然能持续长达20年之久。
经过多年的开发,St Jude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公开了一个新型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可以更好地检测基因融合情况。该系统称为CICERO,可提供有关癌症的更多信息以及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Genome Biology》杂志上。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联合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物治疗,生存率并不好。尤其是KRAS突变的CRC患者靶向治疗选择有限,总体生存率较差。在许多研究中,二甲双胍被报道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但其治疗活性存在差异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