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肿瘤领域的多款新药和治疗方法。这些新获批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带来了新的希望。
第29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团队在EHA会议现场采访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文教授,为我们分享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近日,宁波,65岁的刘老伯(化名)一直身体健康,2个月以来,他深受便秘折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医院就诊。腹部CT检查考虑结肠癌可能,当天就办理了住院。入院后,医院安排了第二天的无痛肠镜检查,医生好心提醒不如把胃镜也顺便做了,刘老伯点头答应。随后的病理诊断为:乙状结肠肿瘤为中分化腺癌,胃窦近幽门处肿瘤为中-低分化腺癌,胃窦近胃角处肿瘤为中分化腺癌。
滤泡性淋巴瘤(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常见的类型之一,虽然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较好,但FL无法完全治愈,大部分患者在达到疾病缓解之后仍会出现反复复发。临床针对FL治疗进行了诸多探索,GALLIUM是一项比较奥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治疗NHL患者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其最终结果证实G-based能使初治FL患者维持长期PFS获益。遗憾的是该研究未纳入GB治疗的中国患者,导致相关数据缺乏。
5月31日-6月4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芝加哥顺利召开,作为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研究进展向来备受业内学者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NSCLC临床治疗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既往研究显示,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常规多药化疗中加入维布妥昔单抗(BV)可以提高疗效并具有安全性。ECHELON-1研究的试验组中<60岁的cHL患者,无论早期PET结果如何,都接受了6个周期的A-AVD治疗,PET2阴性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87.2%,阳性患者的PFS率为69.2%。根据早期FDG-PET反应的适应性疗法已经是晚期cHL患者常规化疗背景下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其在新型靶向治疗方案中的价值尚不明确。
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 HQP1351)是国研原创1类新药,可有效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野生型及多种突变型的活性1,作为中国获批上市的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不仅改变了我国包括T315I突变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无药可医的现状,也逐步满足了一线至多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一直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第29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在这一汇聚智慧与才华的舞台上,全球血液学领域的精英们共同推动着血液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在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不乏新进展与新成果。本次会议重磅公布了MAIA研究最终分析(摘要号P968),显示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Rd)联合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长达7.5年。
2024年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于6月13日至16日在马德里举办,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汇集世界各地血液肿瘤专家,传递新的科研和临床实践成果。作为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在国外使用经验丰富,而在中国于2022年上市,使用经验2年左右。由此,探寻中国MM人群真实世界中使用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尤为重要,可对MM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李慧教授团队在今年的EHA大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真实世界中,以卡非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摘要,报道了该中心以卡非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MM的真实世界数据。
第29届欧洲血液学协会大会(EHA)于2024年6月13日-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大、涵盖全面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仍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汇集世界各地的血液肿瘤专家,传递新的临床及科研成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髓系恶性克隆性肿瘤,联合化疗是初治AML的重要方法。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能引发致命性出血,导致患者早期死亡。传统治疗方法是在血小板减少期间给予血小板输注及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然而,这种方法面临诸多挑战:血源紧张、经输血传播疾病、多次输注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抗体产生,甚至血小板输注无效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但由于CAR-T细胞的耗竭和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无效和缓解后复发的问题。表达IL-10的CAR-T细胞已被证明可增强CAR-T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持久性。为了进一步评估表达IL-10的CD19 CAR-T细胞(Meta10-19)在复发/难治性(R/R)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许倩文教授团队启动了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开放标签、单臂、1期试验,旨在评估Meta10-19在R/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第29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于2024年6月13日-1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在血液领域的新科研成果,共同探索这一学科的前沿理念和技术。在新药时代,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等极大地改善了骨髓瘤患者的生存,但对于多重耐药的患者,CAR-T细胞疗法是有希望的治疗手段。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在EHA会议现场带来了两项靶向BCMA CAR-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相关研究,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瑞波西利是国内获批用于绝经前/围绝经期晚期乳腺癌患者初始治疗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自上市起就获得乳腺癌领域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该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的进展无疑是肿瘤学界的一大焦点。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国际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致力于共享当前国际前沿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据悉,瑞波西利在今年ASCO大会隆重亮相,带来了NATALEE研究N0亚组结果、MONALEESA-3研究ctDNA动态变化与生存获益相关性分析等多项重磅研究的新结果。
现在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多学科会诊个体化治疗时代,多学科专家会诊模式使肿瘤患者得到了科学、合理、规范的诊断和治疗,而医生们针对肿瘤患者的病情展开深入讨论,结合患者各方面的检查及医生不同学科的专业角度,给出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突变之一,约占NSCLC患者的1/3。对于这部分患者,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