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每年都汇集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际前沿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多的国家,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约 30% 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因肿瘤转移和复发导致死亡的患者高达30%。而对于晚期结直肠癌以姑息治疗为主,旨在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报告一例全程使用左亚叶酸/5-FU同时输注的mFOLFIRI/mFOLFOX6+贝伐珠单抗姑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随着精准治疗的不断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大放异彩,其治疗线数也逐渐前移,推动了早期EGFR敏感突变(Ex19del/L858R)NSCLC的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变革。ADAURA研究是术后辅助靶向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研究,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进一步公布了ADAURA研究微小残留病灶(MRD)分析结果。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伴随化疗而来的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成为限制化疗剂量、影响治疗连续性和患者安全的主要障碍,CTIT的预防和治疗因而备受临床关注。近期,在2024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丙忠教授团队开展的海曲泊帕二级预防妇科肿瘤CTIT的前瞻性、单中心、单臂II期研究成功入选,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免疫治疗药物,阿帕替尼是靶向药物,而针对肺癌?的治疗,免疫+靶向是不错的治疗方案,也是目前治疗肺癌有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案。
2024年5月30日,FDA批准lisocabtagene maraleucel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治疗(包括BTK抑制剂)的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
尽管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已经有可靠的预后评分系统,但对于急变期(BP)的预后因素尚未进行全面分析或建立标准化评分系统。即使在TKI时代,BP仍然是CML的一个可怕并发症,患者结局较差。欧洲白血病网急变期登记系统收集了12个欧洲国家2015年至2022年诊断的305例BP(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患者数据。该研究旨在开发一个适用于BP-CML的预后评分系统。
粉剂是原液经冷冻干燥制成的,药物呈粉末状,使用时需要加入注射用水溶解;水剂呈水状,不用稀释,可直接注射。
第6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2024)年会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也是全球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
近年来,人参皂苷作为抗癌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人参皂苷Rg3和Rh2的抗癌效果常被拿来比较。然而,新研究揭示,人参皂苷aPPD(protopanaxadiol, PPD)在抗癌方面表现出更为优越的效果。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三种人参皂苷的抗癌特性,并深入探讨为何aPPD被认为是具潜力的抗癌成分。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在2024年ASCO年会上,来自一项2期研究的新数据展示了PD-1抑制剂Dostarlimab-gxly(商品名:Jemperli)在局部晚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直肠癌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5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The enhanced energy metabolism in the tumor margin mediated by RRAD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揭示了RRAD介导的肿瘤边缘能量代谢增强促进了OSCC的进展,证明了GLUT3是未来治疗OSCC的潜在靶点。
甲状腺癌太“懒”了。它的致死率低、发展慢、5年存活率高,在其他兄弟姐妹面前多少显得有点杀伤力弱。而且随着体检中甲状腺B超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癌尤其是小于1公分的甲状腺微小癌,发现率越来越高。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列,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在我国癌谱里长期“霸榜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NSCLC的诊疗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展,特别是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群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其中,ALK阳性晚期NSCLC已进入“慢性病”范畴。在漫长的抗癌之路上,ALK阳性NSCLC患者的全程管理变得愈发重要。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褚倩教授和湖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邬麟教授就NSCLC的综合诊疗与科学管理现状进行介绍。
肿瘤学界“奥斯卡”即全球大肿瘤学术会议——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如期而至,于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盛大召开。ASCO是刷新尿路上皮癌(UC)等各类癌种研究数据的“高光时刻”,从免疫药物到抗体偶联药物(ADC),从单药到联合,从后线到前线,新研究结果将改写临床实践。随着中国研究者的持续探索,越来越多的中国之声响彻世界舞台。本次,中国原研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抑制剂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RC48-C017研究亮相ASCO,引发全球学者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目前广泛使用的WHO分类中,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我国淋巴瘤每年发病约10万人,其中7%为HL,其他的淋巴瘤都被归类为NHL。